MITBBS.com 首页 分类讨论区 精华区 博客 移民专栏 新闻中心 分类广告
在线[12836]
查寻网友:
版面搜索:
首页 - 博客首页 - 欧阳峰的博客 [博客首页] [博客论坛] [博客搜索]
欢迎访问fouyang的博客 - 欧阳峰的博客
收集博主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以文会友,不亦乐乎!
作者介绍
fouyang
上站次数:24
经验值 :[42](新手上路)
表现值 :[7](努力中)
创建博客时间:2007-11-05
共发表日志: 22篇
栏目分类
朝华午拾
生活百感
政治经济
法律观察
历史纵横
好文欣赏
书山有路
学海无涯
每月档案
2007年11月
友情链接
XML   Klip Folio
最新文章
 
最新图片
【摘要】 时代周刊封面文章:科[11-22]
科技摘要: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11-22]
科学可以解释一切吗?[11-21]
关于人际交流的模式: 何时需要较[11-21]
我读《金庸》的四层次[11-20]
什么是网路电话?[11-19]
为什么调制解调器会有不同速度?[11-19]
与网友讨论团队建设与生涯计划[11-18]
节日食谱:中式烤火鸡[11-18]
秦晖: 全球化的第三种可能[11-15]
 
暂无图片
日期:11-24
暂无图片
日期:11-24
暂无图片
日期:11-24
暂无图片
日期:11-24
暂无图片
日期:11-24
暂无图片
日期:11-24
 
2007-11-22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摘要】 时代周刊封面文章:科学与上帝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555132,00.html?internalid=AOT_h_11-05-2006_god_vs_science

摘要:

本文主要是两个科学家关于上帝和科学之关系的辩论。一个是Richard Dawkings (以下简称达),牛津大学讲座教授,“自私的基因”的作者。他最近的新书“The God Delusion” 是五周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他认为现代科学终将能解释所有疑惑,在人类知识中没有上帝的地位。他特别以对进化论的宣传,而以进化心理学解释道德而闻名。另一个是Francis Collins(以下简称柯),1993年以来国家人类基因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的主任,支持人类基因排序的工作。同为遗传学家,柯却坦承是基督徒�


...阅读全文

fouyang 发布于2007-11-22 17:08:42  |  浏览[16]  |  评论[0]  |  引用[0]
 
2007-11-22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科技摘要: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纽约时报科学版书评: http://www.nytimes.com/2006/10/31/health/psychology/31book.html

通常人们都认为人的道德是教育的结果:法律,宗教和父母教化让我们懂得区别是非。但是有些灵长目动物学家发现,人的道德观德基础,如设身处地和回报等概念,在其他群居动物中也有表现。据此,哈佛生物学家Marc D. Hauser提出一个假设:人们生来就有道德的“基本语法”。这是通过进化过程植入大脑结构的。这个结构是人可以下意识地,迅速地做出道德抉择。

从人的行为中也可找出支持此论点的根据。我们知道,来自不同宗教,文化和传统的人,基本的道德准则是相同的,尽管对具体事(如人工流产)的态度会有不同。Hauser借用语言学的概念,认为人脑中固


...阅读全文

fouyang 发布于2007-11-22 14:49:09  |  浏览[16]  |  评论[0]  |  引用[0]
 
2007-11-21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科学可以解释一切吗?

【博主评:
温伯格的文章是有很多深意。但是只读他的(或其他人的)文章,和真正去做物理,体会是完全不同的。我觉得温伯格是代表了做基本粒子物理和宇宙论的一部分物理学家的哲学观。物理中其他领域的人看法也可能很不同。

就拿凝聚态物理来说吧。你可以说量子力学已经“解释”了所有现象,剩下的只是计算,而不是“基本”的发现。但是凝聚态物理学家会认为有一些定律并不比量子力学不“基本”。这是因为这些定律虽然在理论上可能可以由量子力学“推导”出来,但事实上离开了实验是根本不可能发现的。

我也板门弄斧,提一个替代的真理观。我们了解世界就像拼图一样。我们的观察(以及从观察中总结出的定律)是一块块碎片。拼在一起,知


...阅读全文

fouyang 发布于2007-11-21 20:18:52  |  浏览[24]  |  评论[0]  |  引用[0]
 
2007-11-21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关于人际交流的模式: 何时需要较真?

人们沟通时有不同的模式,即沟通的目的。是不是应该较真,就和当时的目的有关。在我看来,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闲谈:谈话的目的不是交流信息,而是表达双方的good will。这时就根本不应该较真。如果对方说“今天天气更好”,你说“看你怎么定义今天。早上一点至两点之间曾下过阵雨”,那就不好玩了。 

教育:谈话的目的是把自己的知识传给对方。那么是不是较真就要看对方的情况。既要足够较真免得对方误解,又不能太较真反而把对方弄糊涂了。很多人犯错误就在这一点,特别是教孩子时。有时追求概念绝对严格,绝对全面,反而把对方turn off。

显摆:谈话的目的是显示自己的知识,比如在面谈时。在社交场合也有这种需要。这时是否较真�


...阅读全文

fouyang 发布于2007-11-21 19:56:02  |  浏览[281]  |  评论[0]  |  引用[0]
 
2007-11-20 [发表评论] [写信问候]
  我读《金庸》的四层次

第一遍读时,感觉全是胡说八道,根本没有的事编了那么多。

再读一遍时,被那些武功情节深深吸引了,倒忘了那是假的了。读完后深深佩服金庸的想像力。

第三遍读时,觉得里面有很多人生哲理和世故经验。特别喜欢的是《天龙八部》中的佛学和《笑傲江湖》中的孤独九剑和“正”,“邪”之间的转化。《倚天屠龙记》中的人情也令我感动。那些打打杀杀的场面反倒跳过去了。

第四遍再读,发觉其实就是报上连载的小说,写得引人入胜,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不是什么微言大义。 

转了一圈,还是胡说八道。这也符合金庸风格吧。 

fouyang 发布于2007-11-20 21:32:33  |  浏览[517]  |  评论[0]  |  引用[0]
 
[ 1 2 3 4 5 ]
最近收到的评论
 
最近收到的引用通告
时间
  
  
  
  
  
  
  
  
  
  
 
时间
 
 
 
 
 
 
 
 
 
 

访问量 2917 更新时间: 2007-11-22 17:08:42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fouyang.blog.mitbbs.com

 

版权所有 - 未名空间(mitbbs.com)- since 1996

Site Map - Contact Us -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