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BBS.com 首页 分类讨论区 移民专栏 未名形象秀 未名黄页 新闻中心 精华区 未名博客 网络电台
在线[14750]  
 
   首页 - 分类讨论区 - 学术学科 - 生物学版 - 阅读文章 首页
[转载] 好文--第二信号
[同主题阅读] [版面:生物学] [作者:middlerain] , 2002年04月28日11:56:15
middlerain
进入未名形象秀
我的博客
[上篇] [下篇] [同主题上篇] [同主题下篇]

发信人: middlerain (不大不小,非雪非霜), 信区: Biology
标 题: [转载] 好文--第二信号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Apr 28 11:56:15 2002),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ironarmor 所发表 】

3.1 第二信号首先是一种通信信码

生命过程不但要消耗物质与能量,而且还需要信息。生命体实现自身复制和环境
适应都离不开信息。

按冈瑟.斯坦特的分类,生命领域中有三类通信方式,这就是遗传通信、代谢通信
和神经通信。遗传通信以DNA作为信息载体,它是生命世界的标志;代谢通信由激
素完成,它控制着生命体的内环境平衡;神经通信由神经细胞实现,它不但协调和
控制着体内的生命活动,而且负责调节动物对体外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高级生命体不仅仅使用这三种通讯方式。动物还要进行体外的横向通信,以此在
不同个体之间相互交换信息。当一只蚂蚁发现了偶然接近它们势力范围的昆虫以
后,立刻跑回蚁穴,并释放出化学物质信号。这种物质的气味在两分钟之内便会消
失。接受到该信号的工蚁会迅速爬出洞穴口,沿着信号指示出的方向爬去。蚂蚁
在这里采用了生物化学通信,化学物质充当了信息载体。更高级的动物在欢乐、
恐惧、发怒、痛苦、求偶、捕食等等情景中,可能用特有的声音发出信息,于是有
了声音通信方式。高等动物还大量使用动作通信方式,据霍夫统计,黑猩猩用于交
际信号的姿势、身体动作和声音共有60多种。
有些研究者认为黑猩猩出现了语言的某些特征的萌芽。它们能够使用具有明显图
形符号特征的信号。美国科学家加德纳夫妇曾经用黑猩猩做过实验。他们为黑猩
猩创造了与人类儿童相同的生存条件,让它可以支配各种各样的玩具,随时能够看
到图画书辑,可以绘画、使用餐具和牙刷,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黑猩猩的智力潜力
。1969年他们在《黑猩猩学习语言符号》的文章中,谈到黑猩猩的确能够运用象
征性符号作为同实验人员交际的工具。当然,黑猩猩能够达到的水平是极其有限
的。大脑结构和发音器官的水平注定了它们与人类的巨大差异。

按照现代对语言(第二信号)的定义,它是由表达外部和内部世界的任意符号所组
成的通讯信码系统。在严格的意义上讲,语言(第二信号)是人类独有的通讯信码
体系。

第二信号与第二信号系统结合,产生了一种人类独有的通信体系──人类文化。
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人类生存智慧、社会结构的保存和传播工具了。

3.2 第二信号的产生:约定

用18世纪的法国百科全书派学者艾蒂安.博诺.德.孔狄亚克的说法,如果兽类曾经
亲眼见到同类被猛兽捕吃,那种使它们失魂落魄的惨叫和惨状就会在它们的心灵
中唤起一种痛苦的感觉,而这种呼叫就成为这些痛苦感觉的自然(声音)信号。至
于那些未曾目睹过任何一个同类这样丧了命的动物,亦可以有根据地假设,它们的
母亲或者其它某个同类,当初曾带着它们一起逃跑过,通过呼声向它们传达了至今
仍保存着的恐怖,这种恐怖,每每在一见到它们的大敌时总是被唤起。而所有生长
在自然环境下的兽类,幼小时候都是有机会获得这种痛苦感受的。孔狄亚克在这
里讲到了动物声音通信的一种自然起源的假设,实际上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动物
之间也会有传达愉快感受的声音信号,也还可能有表达更复杂信息的声音信号,等
等。

原始人类也能够用各种方式相互传递信息。早年人们曾经借助于身体的姿势和动
作彼此传情达意。人类学家考察以狩猎为生的原始部落,就发现他们可以用五个
手指头做成不同的姿势,表示不同的动物和不同的数量,相互传递有关的信息。这
就是动作语言。即使在文明社会中,动作语言也还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常常从
戏剧、电影和电视中欣赏动作语言。对动作语言有精研者,甚至可以成为艺术大
师。在其它特定的场合中,比如运动场上的裁判、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警察就常
用动作语言,不过这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动作语言,而是作为书面语言和语音语
言的一种转换表现形式。

动作语言的信息容量毕竟太小,而且在黑暗中、远处或者有视觉障碍的场合就无
法使用。动作语言也难以表现抽象的概念,不可能实现对世间事物的一般表述。 真正具有重要意义还是语音语言。

人类早期利用声音通信,与动物的声音通信也大致相似,也只能发出一些含糊不清
的、意义不确的声音,并且利用这些声音来约定需要相互交换的信息。人类学家
就发现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常用口哨语言互相呼唤和交流信息。

最早的语言往往是模仿自然界的一些声音,比如模仿某种动物的叫声表示与该动
物有关的信息。但是那些本身没有声音的事物,比如野果和石头就很难用自然声
音来表示。人的一般活动也难以用自然声音来描述。譬如在狩猎活动中,要相约
到达指定的位置,约定共同行动的方案,以及根据变化需要随机处理的行动,表现
这样复杂的信息就需要创造新的通信系统,其中包括创造新的通信信码。

原始部落的人们开始约定用一种清晰的声音来指定一个客体,用另一种声音指定
与生存相关的某种现象,还用一些声音约定必要的行为动作,等等。从这儿起,他
们就开始创造出高于动物声音通信的信码。随着大脑、发音系统和信号译码系统
的发展,人类语言也就发展得更加精巧,组织更为堰格,通过语言能够更有效地传
达自己的意图,语言系统的信息容量也大大增加,甚至可以表达出抽象的概念。

在创造第二信号的过程中,约定具有本质的意义。我们说第二信号不是来自遗传,
不是来自自然本能的呻吟、喜悦等等声音(尽管它最后可能已经用象声词把这些
信号包括在内)。第二信号是由群体认可而形成的通信信码,实现这种认可的途径
就是约定。信码的意义跟信码本身的形式却没有多少必然关系。正如瑞士语言学
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所说,语言符号与它的意义没有内
在的联系。当然这里所说的约定是就信码的本源意义而言。在具体操作中,并不
需要所有使用者都参加讨论共同约定,一般是由某些权威者(或权威集团)完成这
种约定,其他人和后继者就采用这种约定。

在历史上,由约定产生的第二信号具有局部性,只能在接受这种约定的通信群体中
使用。一个原始部落,一个民族或几个相邻民族,可以形成一个语言共同体。划得
小点,在大的语言共同体下面也还有方言体系。

约定性产生方式还意谓着第二信号具有偶然性或者随意性。这种随意性首先表现
在对同一个事物可能约定不同的信码。有一味草药名叫王孙草,古时候吴地称之
为白功草,楚人称王孙,齐人称长孙,还有叫做黄孙、蔓延、王昏等等名字的。
几乎每一种中草药,都曾经有几个不同的名字。据说直到现在,草原的孩子往往
还用偶然的方式获得名字。哈萨克族的孩子出生以前,父母可能已经为孩子准备
了许多美好的名字,孩子出生后,父亲一边打火镰,一边念这些名字,当火镰打着时
念出的名字就成为了孩子的名字。有的孩子出生时,正好来了尊贵的客人,于是客
人的名字就被取作为孩子的名字,这就有点“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意思了。也有
这种情况,当孩子呱呱落地之时,欢喜若狂的父亲往往冲出毡房,把他第一眼见到
的东西作为新生婴儿的名字。在孩子出生40天举行的仪式上,将新取的名字在婴
儿的右耳边连唤三声,就约定了孩子的乳名。

最初约定通信信码的过程,与给孩子取名的情况实质上非常相似。化学元素
铕(Europium),是因为发现于欧洲,镅(Americium)发现于美洲,锗(Germanium)发
现于德国,钪(Scandium)──斯堪的纳维亚,钋(Polonium)是它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为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而命名的,锘(Nobelium)是为了纪念诺贝尔,
钔(Mendelevium)──门捷列夫,锿(Einsteunium)──爱因斯坦,镭(Radium)──
放射性的,碘表示“暗红色的”等等。语言约定中的这种随意性是在同一个世界
上存在许许多多不同语言的原因之一。我们还记得,博物学家用了几代人的努力,
才从混乱随意的物种名称中建立起分类的命名体系。

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曾经谈到一个类似的问题。在中国的医学典籍
中,有一些关键词极难掌握,如“虚”、“实”、“表”、“里”、“寒”、“热
”等等,这些术语几乎无法翻译成西方语言,甚至连中国的辞书都不敢给它们下定
义。医生们通常需要经过漫长的学徒阶段才能掌握它们的正确用法。李约瑟认
为,说到底,根本的困难在于中国与西方医学哲学理论没有互相表达的可能性。如
果在翻译的时候将那些术语原封不动地搬下来,人们将无法理解;如果机械地套
用字典上的释义,会显得古板,奇怪,可笑,而且也不准确;如果用正在流行的术语
去代替,会歪曲它们的传统含义,这又很危险。李约瑟和他的合作者采用的办法就
是根据希腊文和拉丁文词根创造出一整套“人造词”,用以表达中国医学术语的
内在涵义,然后系统地应用这些词汇。(《大自然探索》,NO.1.1985,P155)。

第二信号的随意性还表现在信码与信码的关系方面。人们不仅仅约定信号来表示
具体的事物,人们还约定信码来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仅仅是根据人
们的理解确定的,不能肯定它等同于事物之间的关系。后面我们还要分析这个问
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约定并且使用过的第二信号也还可能丢失。有些语言消失
了,有些文字死亡了。我们现在常用的汉字,跟祖辈创造的汉字比起来,只占极
小的比例,大部分是没有用了。翻开《全唐诗》,读读韩愈与孟郊的《征蜀联句
》,就可以见到其中生僻死字之多,很少有人能够全读出来。我甚至怀疑,他们
写诗时就根本不打算让别人读懂,这样的诗缺乏生命力,只能死在故纸堆中。再
读读李白的诗,其中少有生僻字,却脍炙人口,世世代代被人传诵。

3.3 第二信号是人类的创造物

相隔几十万年以后,我们已经很难获得第二信号最初发展的细节,尤其语音语言,
其原始状态已经无从察考了。面对列祖列宗留下的创造物,后人容易显出惊奇和
不解。不过考察了动物通信和现存的原始部落通信,若干消失了的环节就透过时
间的迷雾断断续续地连接起来。最初的创造并没有“创造”这个词汇在现代所表
现出来的那种高不可攀的含义。语音语言的创造与现代文字创造一样,与莫尔斯
创造的电报码或者现代信息编码一样,起源于人们的约定,这种约定对于人们当时
的活动,总是有利有益容易接受的,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文字符号的情况要好得多,它可以物化记录,保存下来。中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
说。有些专用符号可以考证出大约是在什么时代出现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何人首
创。简化汉字就是国务院一个专门机构指令实施的,等等。

在中国古代数学中,曾经用颜色表示符号。《周髀算经》中说“天青黑、地赤黄,
以色别之”,并且用青、朱、黄诸色出入相补来证明了勾股定理。后来的数学家
还用了一些特殊的字词作为数学符号,如天、地、人、物、天干、地支、四方位
、五行、八卦、八音、二十八宿,等等。史家指出,数学中每一种新概念、新运算
、新分支的成熟,几乎都伴有新符号的引入。正如美国数学家克莱因(M.Kline)所
说的那样:“代数上的进步,是引用了较好的符号体系……事实上,采用了这一步,
才使代数有可能成为一门科学。”

许多数学符号在萌芽时期非常混乱。人们使用过的等号多达18种,另外还用过10
多种特指等号,从16世纪争吵到18世纪,才统一成为现在使用的等号。根号从出现
到统一,经历了500多年时间(从12世纪到18世纪)。小数曾经有过50多种写法,
到20世纪才趋统一。在历史上,一位罗马学者因为传播了“零”的符号“0”,罗
马教皇尤斯蒂尼昂大发雷霆,他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不允许这个怪物─
─0加进来,弄污了神圣的数。”结果这位学者被判了刑。

与数学符号一样,数制系统也起源于人的约定。在历史上,人类用过10进制、16进
制、12进制和2进制等数制系统。法国大革命时期要统一度量衡,许多人要求建
立12进制的长度系统,受到拉格朗日的坚决反对,于是才约定了现在的10进制系统
。按有些数学家的说法,如果不是因为人类长期习惯于用10个指头计数,另外采
用任何数制系统都比10进制更好。拉格朗日本人就认为用质数作基底的数制体系
有最多的优点。在信息技术领域,现在普遍使用着2进制系统。

1961年,盖尔曼和尼曼在研究强相互作用时,推测应该还有三种未知的特殊微观
粒子,三个“抽象的实体”。1963年3月的一天,盖尔曼闲读小说时,在詹姆斯.
乔伊斯的《菲尼根斯.威克》中读到了“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这个
句子,于是马上把这三种粒子命名为“quark"(夸克),分别称为上夸克、下夸克
和奇异夸克。然而当盖尔曼70年代初到达美国东海岸的迈阿密主持一次学术会议
时,发现东海岸的同行由于受日本学者坂田昌一理论的影响,老是把这三种粒子
称为P夸克、N夸克和Λ夸克。盖尔曼不得不反复申明自己提出的名字,最后科学
家们才都接受了上夸克、下夸克和奇异夸克这些名称约定。

大量约定通信信码,创造语言系统,创造出抽象符号系统,在生命进化史中是十分
了不起的大事。索绪尔曾经指出,人的先天能力不是说话,而是创造语言,即创造
一套与不同概念相对应的不同符号。符号学家们甚至认为人类就是进行符号活动
的动物。托马斯.库恩(Thomas Kun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表达他的观点说:“一门科学的力量,似乎总是随
着从事者支配的符号概括的数目的增多而增强。”

创造抽象语言符号的能力,是人类一切创造能力的根据。语言符号不但本身是人
类的创造物,更是人类其他创造物的基础和核心。正是这种创造能力及其创造物,
象王母娘娘的玉簪一样,在人与其它动物之间划出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研究海豚的学者发现,海豚具有发达的大脑系统,不仅脑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与人类
相近,而且大脑皮层的沟回和神经细胞甚至比人类还多。在实验室里面,海豚也表
现出相当高的智力水平。有学者指出,海豚在相互交往中使用了几百种不同的语
音信号,已经接近人类“第二信号系统”的水平。然而本质差别毕竟是存在的。
尤其是,海豚或其它任何动物都没有创造出一套抽象符号系统,实现生存智慧的体
外积累。

3.4 第二信号的独创性与共享性

任何一个符号的约定,总是有人首先提出,然后经过一些简单或者复杂的过程,获
得第二个、第三人的响应,乃至于一般人的认同。当这种约定被群体认可并采用,
它就成为公用的通信信码。

文化符号都有最初的创始人,可能是群体的领袖,可能是某方面的先行者。由于他
在某方面较有经验,更为聪明,能够创造新的交流符号,也可能由于他具有特别的
威望,人们更容易接受他的创造。第二信号永远是个人独创性的产物,如果没有
第一个人提出这种约定,那就不可能有人群(以及全人类)使用的第二信号。

与这种个人特征相对的是第二信号的公众属性。约定通信信码的目的是在人与人
之间传递信息,为此必须保证他人能够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该信码,就是说该信码必
须公开(至少在一定范围之内公开),必须为他人理解、认可和采用。莫尔斯发明
了电报码,现在已经成为公众的通讯工具,全人类享受了这种发明的利益。从本
源上讲,约定通信信码就是为了公开,为了共享,而不仅仅为了自己使用这些信码
。如果只为自己使用,就无需制定什么通信信码,即使制定了,制定者消逝后无人
能够破译,对人类文化也就毫无意义。武则天新造一个字作自己的名,也得要公诸
于世,让大家认识使用,否则就什么也不算了。

3.5 第二信号:通信中介与思维中介

第二信号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中介,还导致了这样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成为人
与外部事件之间的中介。这种中介能够把时间和空间方面相隔遥远的人和事联接
起来,美国语言学家霍根基特把语言的这种特征称之为“时空位移性”。正是这
种时空位移性克服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使人类通信水平能够高
于动物之间的通信水平。

第二信号不但有利于人与人对话,而且也有利于人与自己对话。这种功能使语言
也成为人类思维的对象和工具,成为思维进程的杠杆。使用精确的稳定的语言中
介能够提高人的识别和记忆能力;通过语言中介细致地分辨客观事物,能够大大提
高人的思维能力;由于使用语言中介,人们能够抽象出若干对象的共同特点,在此
(p8 of 22)
基础上还能够创造出描述抽象事物的信码;而且越是抽象的事物,也就越是需要专
门的人造信码来进行描述,正如黑格尔的说法,“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的
语言里”;第二信号既可以是条件刺激,也可以是条件反应,还可以作为强化物。
人们可以直接把语言作为思维对象,用语言中介作为大脑组织思维的基本工具,还
能把其它非语言性的信息转变为语言信码;最后,人可以使用大脑在不同时间不同
空间中获得的第二信号,形成以前所没有的知识 ,创造新的生存智慧。等等。简
而言之,语言中介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人际通信水平,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的思维水
平,同时还使人的思维也逐渐变得依赖于人造语言。以致于我们可以肯定,在文明
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用语言作为思维的中介,是思维的一个基本特点,不用语言
的思维,对现代人来说,根本不可想象。

第二信号的中介意义,就其重要性来说,还远不止于此。也许更加重要的是,这种
中介最后获得了人体之外的物质载体,人们把它记录在动物的甲骨、石碑、铜鼎
、木片、竹简、羊皮、丝绸和纸张上面,进行准确、长久地横向和纵向信息传播
。这个信息技术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3.6 第二信号的体外继承性

语言符号明晰、准确、结构严谨,具有正式规则和统一标准。采用相同规则的人
们,形成了语言共同体,相互可以很方便地交换信息,同时,使用共同语言的人群
也就成了该语言的传承载体。一般讲来,由于语言群体比任何个体存在的时间要
长得多,代代相传,作为语言的第二信号也就获得了长久的生命。

横向看,第二信号可以被其他人使用,不管他是否参与了最初约定信码的过程;纵
向看,第二信号可以被后来者继承,新一代不必再煞费苦心地重复约定已有的信
码,不必再寻找已经找到的东西,不必再发现已经发现的东西,发明已经发明的东
西。这是一个非常经济有效的进化和发展方案,实际上它还是人类文明高速发展
的关键因素。

第二信号的继承一般称为文化继承,它与通过基因和遗传渠道的继承显然不同。
首先是它们的载体不同。文化继承不依赖于单个个体,语音语言初期,它以语言群
体作为载体,通过群体的生命延续而实现继承,现代的文字文化则使用体外物质作
为载体。与此对比,遗传继承是以个体体内DNA作为信息载体实现的。

文化继承与遗传继承的进化效率也极不相同。一个有效的适应行为,如果能够通
过基因突变而保持下来,成为动物先天固定的行为,恐怕必须通过千秋万代的时间
。而文化继承的成本要低得多,只要有一个人用第二信号表达出有效的智慧,在现
代很快就可以为全人类享用了。

两者相比,遗传信码极为稳定,它保证了人类的物种稳定性;而文化信码容易扩展
和容易习得,为人类提供了高速的适应和发展能力。

3.7 第二信号的体外积累性

前人已经创造的文化,后人可以直接使用,不必重新经历体验之后再发明,再创造,
这就叫继承,就叫站在前人肩上。后来者又干什么呢?后人还可以再创造一些东
西,它们仍然可以通过第二信号传递下去。换句话说,第二信号和它传播的人类
智慧文化可以积累,能够逐代增加。这就是第二信号的可积累性。

正是由于第二信号的可继承性和可积累性,人类的文明才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的一项研究证明,动
物必须通过自己完成某种运动或者操作才能得到强化的条件反射,他称为操作式
条件反射,也叫工具式条件反射。操作式条件反射意味着普通动物在条件反射中
获得的强化只能由个体“独享”,不能通过交流而使同类共享。

一般动物仅仅以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吃,喝,性以及快感等)为动力,消极地适应
环境变化;它们也只能在先天遗传的本能基础上,以直接体验的方式获得个体经验
。绝大多数动物几乎都是以个体作为适应单位,也有一些是以亲族为单位适应环
境,用社会生物学的理论来看,动物是以基因为单元适应环境。个体后天习得性生
存智慧几乎不能够传递给其它个体,也不能够直接传递给下一代。一个物种的所
有个体,世世代代都在重复进行相同的条件反射,获得相同的强化,每一个个体都
要重新开始。对于物种的适应与进化来说,浪费太大了,由此,整个物种进化的速
度也就极其缓慢。大量的适应浪费,缓慢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人
类的远祖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重复、低效和缓慢得可怕的生物进化时代。

今天的人类,在许多方面不用再支付这样昂贵的进化成本了,人类的进化发展速度
已经远远高于其它动物,也超过了自己的远祖。在第二信号系统的支持下,人具有
获得非操作式条件反射的能力:人可以通过语言符号实现条件反射,可以通过语言
符号获得广泛的人生体验,可以通过语言符号交流复杂的生存智慧。从理论上说,
这已经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其它物种的适应方式: 个体的强化可以通过语言符号传
递到其它个体和整个物种。个体创造的生存智慧可以供群体享受,无需每个人都
重复经历相同的操作式条件反射。由于第二信号系统这种特殊的功效,人不但能
够象其它动物一样以个体方式适应环境,还可以以物种为单位,利用整个人类积累
的生存智慧适应环境。这就大大降低了个体适应环境的成本,也降低了整个物种
适应环境的成本。

3.8 第二信号收益

一般而言,信息系统的进步,提高了生命体的组织化水平,增进了生物的适应能力
。用第二信号作为通信信码,同样增进了个人和人类的整体适应能力。

使用语言信码,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交流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爱憎、欲望以及与
生存直接相关的其它信息,而且能够相互交流更复杂更抽象的生存智慧。最重要
的效果还在于,广泛使用的语言体系能够把个体创造的生存智慧汇聚起来,供后来
者使用。个人脑中的思想会流逝,个人会死亡,语言却不容易死亡。语言把个人的
文化信息保存下来,积淀起来,形成人类文化的主体。

语言通信能把习得性强化直接传递到下一代,遗传通信做不到。语言能跨越血缘
关系传递生存智慧,遗传通信更加做不到。通过语言通信,人类可以大量避免重复
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降低进化和发展的成本,获得高于遗传通信的收益。

正是语言使人类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文化进化时期。用阿.尼.拉吉舍夫的说法,如
此小小的工具──语言竟是人类一切精雅之物的创造者。

3.9 第二信号与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是大脑的产物,是大脑中第二信号系统的创造物。但是另外一方面,第二
信号系统能够有今天的水平,也是长期使用第二信号,长期受到语言刺激的结果。
人们可能会提出第二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谁先谁后的问题。

自然进化过程不是神创过程,我们很难为任何事物的出现确定一个绝对的日期,对
第二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也一样,它们相互促进而发展起来,大致上它们的发展是
同步的。
要细致分析的话,大脑的能力永远处于一种领先的状态,这可能是一个最奇妙的事
情。大脑永远具有足够的冗余度和巨大的潜力,一般称为“超剩余性”,它表明大
脑有能力完成远比实际生存需要复杂得多的功能。于是,人总可以超水平地使用
大脑,可以比现在再多做一点什么。这种使用无疑又会促进大脑发展,符合“用进
废退”的原则。伴随着语音语言符号的创造(约定)、积累、抽象化和广泛使用,
大脑中新皮质区中处理综合、抽象信号的第二信号系统发展最快。从大脑神经解
剖结构来看,处理抽象符号的大脑皮质后部的第三级皮质区,本来就包含语言区(
布洛卡区),因此,这个皮质区伴随着语言的广泛使用一起发展起来,是一个合理的
解释。

另一方面,语音语言本身也有相当弹性,以致于难以认定语言产生的确切时间和确
切标志,什么时候可以模模糊糊的模仿自然声音传递信息,什么时候语言达到了一
般动物所不能及的水平,哪一个信码算是最初的语言符号,这些都不可能弄得十分
准确可靠。

简单说,超剩余性是基础,由于超剩余性,大脑功能可以大大地扩张应用,这种应用
反过来又促进了大脑的发展。第二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也就在这个进程中一同发
展起来。

第四章: 体外文化

哪些东西人们说得最多而晓得最少?我想,“文化”肯定位列其中。在这里,谁
都可以肆无忌惮不着边际畅所欲言。不过,真要有人问一句,“文化”是什么?
多数人就语焉不详了。

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多指典籍(如《诗》《书》《礼》等)和礼仪风俗、典
章制度。现代所用的“文化”概念主要是源自西方的,英语中“Culture”一词原
指土地的开垦与植物的栽培,但现在已经不仅用其原义了。

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Sir 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在1871年写成的《原始文化》中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
体,其中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必须获得的知识、信仰、风俗、艺术、法律、
道德以及其它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泰勒的定义已经相当庞大,几乎囊括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范畴。不过这还不算最
庞大的。

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尼.瓦.贡恰连科在《精神文化. 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一书中给
出的定义简直就无边无涯了,他说“文化是人在物质和精神生产领域中进行创造
性活动的总和,是这一活动的结果,是传播和使用物质和精神方面具有重大价值的
东西的方式,也是人在组织人类向前发展的社会的相互关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按他的说法,文化既是活动过程,又是活动方式,既是活动的结果,又是职能,既是
内容,又是形式,既是整体,又部分。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莱特.伍兹批评这类定义说,它“广泛得足以囊括一切,而这
也正是它的基本缺陷──如果文化是一切,那么不管这概念是描述性的还是解释
性的,它实际什么意义也没有。”

E.史密斯给出的定义是:“文化是习俗的行为模式的整体系统,这是特定社会成员
的特征,非生物遗传的结果。”

沃德.古迪纳夫则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心理结构,一种认知图式。群体绝大多数成员
共有的准则和行为模式,就构成传统意义上的文化。

我仍然嫌这种文化定义太表面化,没有抽象出文化的内在含义。

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4.1 文化的本质:第二信号

很明显,必须重新界定“文化”概念。这种界定的基本起点在于认识到文化是一
种人类特有的功能或者现象,事实上,如果把文化看作是一般自然现象,或者认为
是高等动物都具有的功能表现,我们永远走不出迷宫。

依据这个基本思路,文化应该定义为人类本质的属性(或者表现)。人的本质在于
第二信号系统,于是我们对文化做如下定义: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第二信号和以第二信号为载体的生存智慧。

文化的特征在于第二信号,这就把文化和一般的生存智慧区别开来了:不使用第二
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的生存智慧不是文化。每一个动物的基因信息之中,已经确
定了身体的许多基本组织结构,包括神经系统结构,同时也就固化了许多基本的生
存适应策略,但是这些只能算是本能,不能叫做文化。一般动物后天习得的生存智
慧,同样不是文化,因为它与第二信号无关。即使对人来说,也并非所有行为都能
沾上文化的边儿,呼吸、消化、心脏跳动、血液循环就不是文化行为,婴儿能吃奶
、成人能吃饭也不是文化能力,那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

广义的文化是指以第二信号为特征和核心的一切人类创造活动以及创造物,包括
精神和物质世界,包括整个人工世界,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的生存智慧及其产物。

4.2 第一代文化:语音文化

文化如何在前后代和同代人之间传播呢?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前581-前497?)认为所有知识来自于对前几世生活的回忆,他宣称自己前世就是天
神,因此具有渊博的知识。他是自塑金身神像。

现在我们知道,人类知识和文化是通过通信工具,用人造通信信码(也是文化)传播
的。

在人类发展史上,第一代人造信码就是语音语言。语音语言能够相当长期地保存
与传播信息,能够把诸如“熊外婆”、“狼来了”这样的故事一代一代地讲下去
。而语音语言作为信码,也需要传播载体,早年的传播载体就是人自身,就是人的
群体,这个传播载体可能包括姥姥、姥姥的姥姥、姥姥的姥姥的姥姥……

在荷马创作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得赛》的时代,大量故事就是通过说唱艺人
传播开来。行吟的歌手弹着三角竖琴,歌颂英雄、歌颂神,叙说各种故事。许多人
在进行创作,一边流传一边加工,集体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结合在一起。这时候的
故事免不了有猪生象、牛产麟之类的传说,夹杂着想象的情节和神话。中国古代
文学作品《诗经》也是许多人共同创作的产物,直到屈原(约公元前339-278)才
开创了个人独立创作诗歌的文学纪元。

比屈原更早一点,孔夫子他老人家开堂讲学时,也是只说不写,“述而不作”应该
就包含有这个意思,最后是弟子们把老师的言行记下来,传之于世。

毕达哥拉斯也不例外。他不但讲学,还组织社团,可就是不亲自写书,最后仍然是
弟子代劳成书,大概是弟子们总有为老师树碑立传的规矩。当时写字非常麻烦,老
师只愿意提供思想,其它“劳力”的事情就让给弟子们去干了。

释迦牟尼同样如此。这位佛祖创立了佛教,然而直到驾鹤西去,也没有形成文字。
佛祖的规矩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义由弟子们口口
相传。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时代,南传大藏经传到斯里兰卡,纪元前后才形
成文字,5世纪时,由高僧觉音主持复译为巴利语。自东汉初年开始,佛教传入中国
并译成汉语,形成北传佛教系统,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我国西藏,形成藏传佛教系
统。由于各种原因,到今天大量保存的佛教典籍反而是在印度之外发现的。即便
到现在,对于佛教来说,有法师讲经,有律师说戒,而最核心的“禅”仍然是不能写
甚至不能说的,只能靠“参禅”悟道。

不仅仅语言如此,由于声音难以物化保存,古人创造的音乐也大都散失,难以流传
到今天。云南省丽江地区的纳西人,在一个少受外界干扰的“桃花源”中,居然保
存着许多珍贵的古代音乐,代代相传。近世又经有志者发掘宏扬,使我辈得以耳闻
元代(承唐代)以来的古乐,高山流水,叹为观止,这也算得世上的一个奇迹。

以语音语言为主要信码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第一代文化 ,即语音文化。在长
达200万年的历史中,语音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形态。

语音语言由听觉通道进入大脑,被第二信号系统识别和处理。在人体内,听觉系统
与发声器官刚好配成一套,一个收,一个发,无需特意制造其它中介,人际间就可以
传播文化信息。大自然已经备好一切,非常经济方便,这也是首先出现和长期使
用语音文化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如果没有语音文化,没有它带来的人类整体发展
,就不会有现代文明。

但是作为一种通信信码,语音语言具有内在的弱点,譬如信号失真大,一人传虚,
万人传实。语音语言难以长期保存。研究者认为,古希腊大量史诗散失了,荷马史
诗得以流传到今天,只是很走运的一个例外。考古学家甚至认为,在比荷马史诗
更早的米诺斯时代里(公元前2800年起),一个非印欧语系的民族曾经从东海岸
进入过希腊大陆,公元前1400年,古希腊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但没有文字记录的事
件,克里特的主要城市被摧毁,这些语言也随之消亡了,只留下一些非希腊语的
植物、动物名和地名,成为永恒的纪念。

纪伯伦有一段散文:

七百年前有七只白鸽,从幽谷里飞上高山的雪峰。七个看到鸽子飞翔的人中,有一
个说:“我看出第七只鸽子的翅膀上有一个黑点。”

今天这山谷上的人们就说飞上雪山顶峰的是七只黑鸽。

纪伯伦太理解语音语言的缺陷了!

人们寻求更好的通信技术,其结果是发明了文字语言。

4.3 第二代文化:文字文化

为了克服第一代文化的弱点,人类寻求更有效的通信技术,用它来记录重大的事
件,用它传播一般生存智慧。史料表明,六千年前,西亚和其它一些地区开始出
现了第二代人工信码──文字。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以文字为主要信
码,人类进入了第二代文化时期。

19世纪上半叶,人们还认为荷马的诗不过是后来成文的神话故事,不相信它有历史
根据。德国人亨利.谢里曼则从小就认为荷马史诗所描述的世界真实地存在过。
过了不惑之年,积聚了必要的资金,谢里曼着手实现童年的梦──亲自考察研究古
希腊历史。他发现了特洛伊城。后来人们又发掘出了派罗斯、迈锡尼和克里特等
古城。考古学者得到了布满神秘文字的泥板,在20世纪50年代,逐步破译出了其
中一些文字,人们才得以更多地了解四、五千年前的古希腊。

根据18世纪英国神学家华皮尔登的研究,每个民族的文字都经历过象形文字阶段,
也就是说,图画极有可能是书面文字的起源。最初,人们描绘出物体的形象,用来
表达与该物体有关的某种简单观念。大量用来作为表象的动物或者其它物体,首
先是仿照其自然形状描绘下来的。

要全部使用精确图形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那也太困难了,需要做大量的工笔画,
做大量的写生,传达不多的信息就需要宏伟的画卷,作画不堪重负,读画令人生畏
。同样一幅图画,可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复杂联想,难免出现解码错误。图画作为一
种基本的通信信码,效率还太低。

然后出现了初步的抽象。人们画两只手,一手执盾,一手执弓,表示战斗。把眼睛
画在一切东西的上方表示上帝的无穷智慧,用剑表示暴君,用野兔表示坦率直爽,
用野山羊表示放荡不羁,用苍蝇表示厚颜无耻,用蚂蚁表示博学多才,等等。

进一步发展是脱离现实主义的画面,采用象征性的记号表示更为抽象的事物,进入
象形文字阶段。已知最早的象形文字在阿比多斯的卡-阿普王的墓碑上,其年代约
为公元前5650年左右。公元前5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苏美
尔(Sumer)人已经大量使用象形文字,并且发明了最早的楔形文字。在象形文字阶
段,观念的表达形式出现了进一步的抽象。

象形文字大大减少了人们对图像的象征意义所付出的注意,使书写体逐渐固定于
所意味的事物。到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人已经把图形符号从早期的2000个左右
减少到600个,不过这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量,只有专门的书吏才可能掌握和使用
它们。公元前2000年左右,西奈半岛的闪族商人发明了第一个字母系统,公元前13
世纪,腓尼基人发明了由23个辅音音符组成的字母系统。荷马史诗说底比斯城的
创立者卡德摩斯(Cadmos)从菲尼基人那里带回来16个字母,在特洛伊战争中,帕拉
墨德斯(Palamedes)补充了4个,诗人西摩德斯又补充4个字母,形成希腊字母系统
。希腊字母是西方拼音文字的源头。汉字从甲骨文和金文演进而来,逐渐从图形
发展为笔划,从象形到象征,从复杂到简单,从表意符号演变为形声符号体系。云
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是现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但是即使在纳西族,也只有数量
极少的专业知识分子(东巴)才懂得这一千多个图画象形文字,绝大多数人都没有
能力使用这些文字。

创造文字首先是为了保存对种种重大事件的记忆,保存重要的规章制度、法律和
相关的民事材料。公元前462年,罗马平民经由保民官(Tribune)提出建议,制定有
关限制最高行政官吏权力的法律条文,并且用文字把习惯法记载下来,代替由统治
者口头传颂的法律,破除了贵族统治者对法律和文化的独占滥用。公元前450年,
罗马元老院派出三人小组赴希腊考察法制,学习梭伦立法,稍后产生了著名的《十
二表法》,把法律用明确的文字表达出来,保护社会不受有特权的寡头政治的欺
诈,防止国家制度的腐化和败坏。文字也还被用作表达一般社会意见的工具。考
古学家发现,罗马庞贝古城的墙上就有这样的文字:大墙啊,我多么惊奇,在人们对
你所说蠢话的重压下,你还没有倒塌!

中国古代同样如此,文字首先也是用来记大事的。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是
因为它能“惩其伪而敦其实”。唐人皮日休说,圣贤有不得其志者,则必垂之于
言也。大则为经诰,小则为歌咏。盖不信于当时,则取愬于后世。

文字符号不仅仅可以用于人际交流,即使为了作为记忆的辅助工具,使用文字符号
也是有利的。进行复杂的思考和计算就更得依赖抽象符号,这时候语言就成为大
脑思维的对象和中介,成为人与自己交谈的工具。18世纪里有人说,文字有一种神
秘莫测的力量,它提高了我们记忆力的清晰度,活跃了我们的想象力。用文字建造
的宫殿比任何用手建造的宫殿更富丽堂皇,用文字建造的地狱最为阴森恐怖,它用
超量的力量影响和左右着我们的思想、感情与行为。

据说16世纪一位秘鲁国王最早从西班牙人那里看见文字时,感到十分惊奇和怀疑
。他让一个西班牙士兵在他的指甲上刻上“上帝”一词,接着又让另外一个士兵
也刻上这个词,以便他查验两者是否相同,是不是真有这样的奇迹。

爱德华.泰勒叙述过太平洋岛屿上的一个传教士约翰.威廉斯的一段故事。有一
天,威廉斯在森林里做木工活儿的时候,把直角尺忘在家里了,他就用一块木碳在
木片上写了一个“便条”,然后委托一位土著首领把这个木片带给他妻子,请她把
直角尺送来。这位土著首领发现这块没有嘴的木片竟然能够说话,大为惊讶,后来
就把这个木片长期带在脖子上,并且向同族的人们讲述这块木片令人惊异的性能


泰勒说,如果传教士在木片上画出的是直角尺的形状,那么土著人就不会感到莫名
其妙了。

实际上文字的发明与语音语言的发明一样,可能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困难。如果
这个部落经历过象形文字的历史,然后过渡到表意文字,一切都会显得简单自然。
而当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符号之间的若干过渡环节已经完成,他们只见到现代
的拼音文字,文字当然就成为不可思议的东西了。

文字符号为人类带来了一个广泛发展的新时代,按照一般的叫法,这就叫文明时代
。由于文化符号主要使用人体之外的物质作为载体,这个时代也可以叫做体外文
化时代。

文字语言在语音语言之后,继承了语音文化的成果,弥补了语音语言的不足。但是
文字不可能取代语音语言,因为在大量日常交际中,语音语言最自然,成本最低。
文字语言和语音语言互相补充,在人际通信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p18 of 22)
4.4 第二代文化载体

文字不用听觉通道,而使用视觉通道,这就生出许多新问题来。人身上没有一块类
似电子广告牌的视觉信号发送器,很难用身体把文字语言表现出来(对比语音语
言:人可以直接用嗓子发出语音信号)。要用视觉通道传递信息,必须使用有形的
物质作为信号载体,文字文化是用实物作为信息载体的文化。

如果发明文字的同时也需要发明文字载体,事情就会变得十分艰难。好在能够作
为视觉信号载体的现存物质非常之多,这就减少了一大障碍。在文字发展的历史
上,动物的骨头、甲壳、石碑、钟鼎、陶器、竹简、丝绸、皮张等等都充当过文
字符号的载体,以这些载体命名,就有了甲骨文、金鼎文等文字符号。古巴比伦人
把楔形文字刻写在潮湿的粘土平板上,古罗马帝国使用埃及人发明的纸草纸,公元
前2世纪,小亚细亚人把羊皮洗净、拉伸、打磨后制成了可以两面书写的羊皮纸。
竹简是中国古代较为普及的传播媒介之一,人们在竹片上刻好文字,用绳串起来,
即成书册,正如象形字“册”所表达的意义一样。孔夫子读书,“韦编三绝”,就
是读的这种竹简书。战国时代的学者惠施外出游学,随身携带的书简装了5车,出
了“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后来被尊为相声祖师,此人才思
敏捷,在汉武帝手下当过太巾大夫。东方朔曾经写了一篇文章上给汉武帝,用了三
千多片竹简,汉武帝命人抱来读,读了60多个晚上,无愧为“重头文章”。亚历山
大图书馆一位馆长卡利马科斯曾经抱怨说,一部大书是一大麻烦。春秋末年,中国
出现了写在绸子上的“帛书”,卷在木轴上。于是有了“读书破万卷”的说法。

竹简太重,绸缎太贵,人们寻求更适用的文字载体。

在这方面,中华民族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造出了“蔡
候纸”(也有研究者认为,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采用纸张
作为传播媒介,使书面文化迅速普及。发明纸张以前,只有与政治统治关系最密切
的事情,才有资格诉诸文字流传后世。先秦文学作品,相当大部分与“治世”有关
。早年的民间文学作品,多以声唱流传,以宜于上口的诗为主,无论在中国还是西
方,这一点都差不多。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按汉人班固的说法,是政府
组织力量到民间搜集起来的,也有人说是由孔夫子删订而成,总之,当时由庶民百
姓不大可能把它形成文字传之于世。大约生活在公元3世纪的左思,作了一篇《三
都赋》,居然闹得“洛阳纸贵”,由此可以推知,在更早的年代里,使用文字的成本
不低。
(p19 of 22)
汉代也是一个转折点。随着纸的逐步普及,使用文字的成本随之降低,社会文化水
平大幅度提高,文字文化高速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民间的文学创作进入高潮,由
唐至宋,中华文化已经美轮美奂极其壮丽。汉魏的曹丕敢于声称“盖文章,经国之
大业,不朽之盛事。……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
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明朝人方孝儒赞李白“声名流落天地间,千载
高风有谁似?”“萧萧落落自千古,先生信是人中仙”,颇有点文人自书青史的味
道了。元人周浩在“题《录鬼簿》”中说:“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
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这些话虽然难免有“酸葡萄”之嫌,
不过毕竟可以看出,文字文化已不再是政治统治者的专控资源,它已经广泛扎根于
民间,扎根于历史。明清之际,更有不少文人能够以书画自给,笔墨为活了。

民间有了文字传播工具,文字文化就与政治统治分流,获得了独立的生命。这是一
场伟大的智力解放运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革命,革命的发动者就是造纸术的发
明和改进者。假若没有纸,第二代文化──文字文化的发展,实在不可想象,当然
就更谈不上现代文明社会了。

造纸术之后的另一大发明是印刷术。敦煌石窟中的《金刚经》(现存于英国博物
馆)是已发现的最早的印刷物,印制于公元864年,印制者王杰。1401年,毕升发明
了活字印刷术,还发明了用胶泥烧制的活字。

大约在650年,中国造的纸传到了中亚,100年后,造纸术传到阿拉伯国家。据阿拉
伯史书记载,公元751年,突厥发生内战,有一方的首领向中国求援,中国唐朝派出
大将高仙芝率军增援。另一方则请求阿拉伯人助战。双方在怛逻斯河畔(今吉尔
吉斯共和国境内)激战,由于唐军中葛罗禄部叛变,高仙芝大败。阿拉伯人俘获的
中国士兵中有些造纸工匠,他们被带到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在那里
传授造纸技术,这是公元751年7月的事情。793-794年,巴格达建立了造纸工场
。1150年,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开始造纸,造纸术用了1000多年时间,才传到
了欧洲。

早年欧洲人多用羊皮纸,成本高昂,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多张羊皮。无
怪乎在整个中世纪,欧洲识字的人都不多,社会处于未开化状态。造纸术所到之
处,纸张取代羊皮纸,成为文字的主要载体。14世纪,造纸术传到德国。1440-1450
年间,德国人谷登堡(Johann Gensfleisch Zum Gutenberg,1394?-1468)用铅、锑
、锡合金做成活字,发明了近代活字印刷术,使印刷书籍成为有利可图的事业
。1455年,谷登堡在美因茨印刷了拉丁文圣经(“四十二行圣经”) 。当时,印刷
(p20 of 22)
术在意大利发展最快,1500年之前,威尼斯已经拥有约150家印刷所,印了四千多个
版次,全城人均约20本。抄写员们抱怨说,他们的城市已经被书塞满了。

到16世纪,手抄本时代就告结束,与此同时,启蒙的时代到来了,科学的时代到来了
。伊拉斯谟评价文艺复新时代的印刷出版业者说:

尽管人们可能赞颂那些凭借自己的力量保卫或者增添祖国光荣的人,但是那些人
的作为仅能影响现世的昌盛,而且范围狭小。可是使业已衰落的学问恢复其地位(
首先这事几乎比创立学位还难)的人,却是在做一桩神圣的和不朽的事业,而且不
仅有利于一个地方,还有利于世世代代的全世界人民。

英国学者赫.乔.韦尔斯(H.G.Wells)在《世界史纲》中也谈到这一段历史,他说,
“于是印刷业自然地和必然地接踵而来,世人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和远为活泼
有力的时期。它不再是从一个头脑到另一个头脑的涓涓细流,它变成了一股滔滔
洪流,不久就有数以千万计的头脑加入了这一洪流。”

从此以后,无论东方西方,纸媒介都被作为文字符号的主要载体,书面符号体系也
由此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广泛地普及开来。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
曾对纸的功效表示十分感慨,他说:“破衣碎布曾被化为又薄又光的纸,它能把商
业所要求的东西和学术底蕴由地球的这一端传到那一端。它是有天才的人贮藏思
想的地方,是前代把经验付给后代的工具。我们通过它得到我们财产权的证据,
我们通过它把心坎里最高尚和最亲切的情绪表达出来,而且凭借它来唤起别人心
里相应的情感。纸在传达人类知识上所提供的非常的便利,使它有资格可称为改
善人类状况的一个最有效的东西。”

在人类文化史上,第二代信码为文字,文字最优秀的载体是纸张,大量复制扩散文
字的技术是印刷术。文字,纸张,印刷术,是文字文化的三大要素,以这三大要素为
基础,人类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文化体系,它是人类的第二代文化体系。

4.5 体外文化收益

文化创新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任何进步,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和长久的利益,因为
从本质讲,它提高了人类的生存适应能力。

敦煌一带的农村以前有一个习俗,立春前后在村口泥塑一条牛,叫作“打春牛”。
(p21 of 22)
如果预测当年的雨水较多,宜种小麦,就把牛身涂上黄色;反之,如果预测当年雨水
较少,只宜种棉花,就把牛身涂成白色。人们用这种古朴原始的技术传播关于气候
和耕作方面的信息,其收益仍然是明确的。

比较起来,语音通信失真大,一路传下来招兵买马,三人成虎,可能传得面目全非;
它效率低,各地域各民族之间有语音差别,交流困难;语音语言也不能石化保存(近
代发明了录音技术,另当别论),即使要考证远古的语音语言,也仅能从一些文字史
料中进行分析推断,当然也就很不可靠了。

语音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井圈文化”,一种原始语言只在能够进行日常交往的氏
族、部落中通行,历史上存在过的语音文化单元不可胜数,它们是最小的文化单
元,大多已经消失了。

没有文字,没有书面语言,就不可能诞生高度抽象的科学。伽利略曾经说过:“哲
学被写在那部永远在我们眼前打开的大书上,我指的是宇宙。但只有学会并熟悉
了它的书写语言和符号以后,我们才能读它。它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字母是三角
形、圆形以及其它几何图形,没有这些,人类将一个字也读不懂。”伽利略所说的
这一切语言和符号,都必须用书面语言才能精确表达出来。

书面符号用纸张等实物作为信息载体,不再依赖生物机体作为传播媒介,完全可以
脱离人体保存下来。我们可以从出土文物中获得一些古代文化信息,能读出古代
文字则尤为宝贵,却没有人能够听到古人留下来的声音。在长久保存信息方面,文
字-实物通信大大超过了生物机体通信(如利用声音、姿势、化学信号通信)的水
平,其可靠性甚至不亚于基因通信方式。

文字-实物通信方式具有失真小、容量大、信息保存时间长等优点,获得了广泛应
用。

视觉媒介还能够传播许多用语音-听觉器官难以准确传播的信息,如地图、肖像、
机械图纸和工程图纸等,这些东西转换为听觉信息就很难完整表达,就如同美妙的
音乐难以转换为视觉信息准确表现出来一样。

文字文化是一种“河流文化”。它打破语音语言的隔离,把相邻的氏族、部落连
接成一个文化共同体,成为产业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基石。以文字文化为依托
,出现了国家机器和庞大的帝国。

后面我们将谈到人类的第三代文化,即20世纪诞生的电子-电磁波文化,它是跨
越一切地域、民族、意识形态的全球性文化,一种“海洋文化”,一种全人类的
文化。


--
※ 来源:.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210.52.24.13]
--
※ 转载:.The unknown SPACE bbs.mit.edu.[FROM: 172.148.126.231]

 
[上篇] [下篇] [同主题上篇] [同主题下篇]
[转寄] [转贴] [回信给作者] [删除文章] [同主题阅读] [从此处展开] [返回版面] [快速返回]
回复文章
帐号:
密码:
标题:
内 容:
赞助链接
youzigift
forex
www.jiaoyou8.com
将您的链接放在这儿
 

版权所有,未名空间(mitbbs.com),since 1996

Site Map - Contact Us - Terms and Conditions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