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水千山 原创文学 网刊回顾
   
海外用户
请点此进入订阅
   
   
 
 
第十六期 2006年6月27日 星期一 主办:未名空间(www.mitbbs.com) 未名交友(www.jiaoyou8.com)

 南美旅游 美加旅游 欧洲旅游 中国旅游
California Travel 1-4 作者:pipirooo 来源:未名空间

Half Dome攀登记

作者:hulahut 来源:未名空间
Las Vegas游记 作者:acake 来源:未名空间

佛罗里达记游

作者:DavidRiver 来源:未名空间

加州海岸线

作者:jroute 来源:未名空间
夏威夷-Maui游玩感想 作者:appril 来源:未名空间

寻找北极熊

作者:fatbear 来源:未名空间

美加旅游  

 

 


California Travel 1-4

作者 : pipirooo

来源 : 未名空间

California Travel 1 

    The first station was LA and I visited Getty Center again. In fact I have been
there several times, but this is first time I took my DSLR with me :) Hope it
make some change.

                   

                   

    别叹息

 

California Travel 2

    感谢hunterkiller发的工资,这里再发下一组照片,算是CA-1路上的几个风景吧。

                   

    这是Santa Barbara的海边。

                  

    Big Sur的Bixby bridge旁,很可惜,Bixby大桥拍得不好,这里转载两个NG每日一图上的
    图片:

                  

    CA-1在这一段的风景很不错,可惜同行的并非色友,又在路的头一段浪费了不少时间,反倒是重点地段没多拍一下,很可惜。

    17英里海滩,这里的浪很大,也还不错。就是进去的路曲曲折折半天,有些让人心焦//hehe

                  

    金门大桥

                  

    似乎路过的人都喜欢拍一下那两个手印,算是到此一游。下面还有两个小的,貌似给狗用的

                  

    渔人码头

    --

    别叹息

 

California Travel 3

    这一站是Yosemite,这里一年不知道要谋杀多少快门,这里就再多添几张,照片也不按拍的顺序贴了。

    从公园的南边进到公园里之后,一路都是树林,直到开过一条长长的隧道之后,突然眼前一亮

                   

    远眺Bridalveil Fall。正值5月中,瀑布比较大,这些光山也正是常年在水流的冲刷下出来的。看到一张不错的NG图片,再转贴一下

                   


    5月来Yosemite实在不错,树木植被都一片翠绿,色彩不错。

                  

    El Capitan附近

    下面几张都是在Yosemite Fall/Curry Village附近拍的:

                  

    Curry Village其实就是一些搭好的帐篷,里面除了两张床和一个灯泡啥都没有,连床都 需要自己铺,电源也是没有的。值得庆幸的是早上6点左右checkout的时候,路过parking lot时看到了只小狗熊。在我们对视一会后,它向我发出了一些信息,我立马走人

                 

    此时的Merced River水流很急,大概只有到mirror lake才能拍到倒影了(没去成)。

    Hetch Hetchy

                 

    我猜想这里的风光应该只有hiking的时候才能看到。如果不打算走一天路的话,也许并不很值,因为入山的路看起来很危险也不好开。图上看到的是Wapama Fall,里面的老太太告诉我走过去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我在走了一半路之后放弃了,太阳实在猛烈。只有这时才发现天是那么蓝,太阳又是那么强。相反,Yosemite Valley那边也许是游人比较多(大家都喜欢烧烤),感觉有那么点雾蒙蒙的。

    --

    别叹息                                                  

 

California Travel 4

    趁着斑竹奖励的春风,在这个月黑风高夜,把我加州之旅的最后几张照片一并出手。

    Sequoia国家公园我去得很不理想,当天一早从Fresno出发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再开过漫长的山路找到Giant Forest的时候光线已经不很理想。山上的雪还没有化掉,有一段trail就没再走,结果就是没能拜会General Sherman Tree。其实对Sequoia很失望,原以为会看到遍地都是红杉大树,后来才了解到,这些巨树不会扎堆。公园大门口其实 就有棵大树Big Stump,原以为里面会看到更多更好的大树,又一次错过掉。现在公园正在改入口,因为怀疑Big Stump已经撑不了多长时间了。下面就勉强发上一张巨树

                

    补上一张NG的,供大家日后游玩的时候参考,这个场景大概是在Giant Forest Museum往南开一段后出现的。

                 


    走出Giant Forest以后,开车就变得很困难,幸好头天开了Yosemite的Hetch Hetchy,有点心理准备。对于南下的车辆,公园甚至建议挂到1档。

    在这里可以看到绵延的群山,有一些还白着头,对于咱们这些长期呆在城里的人,还是感到很壮观的。不过之后的路,就有不少如此处的大转弯,不少路段的建议速度达到10mph。

    最后在开完曲曲折折的198后走出了公园,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有意思的是,走出公园碰到的第一家加油站比第二家贵了3毛多。继续前行经过“三江口”后,就会发现眼前一亮

    这就是Kaweah Lake,这个湖宛如裹在了沙丘里一样,令人伤心悦目。

    CA-41

                  

    这是一条令人心旷神怡的路,周围一片旷野,远处则是绵延山脉,就如同西部片里看到的

                  

    这是一条令人心旷神怡的路,周围一片旷野,远处则是绵延山脉,就如同西部片里看到的场面。更为不错的是,山脉的东西两侧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下面是东侧的慌丘,

    这是西侧的翠绿山丘,好似动画片里看到的一样,

                  

    所有照片全放在这里,
    http://www.flickr.com/photos/verdoier/sets/72057594139981836/
    欢迎大家提宝贵意见。
    --

    别叹息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http://mitbbs.com·

 

 

 

 


Half Dome攀登记

作者 :hulahut

来源 : 未名空间 

Half Dome攀登记(一)

    终于等来这个假期了。之所以这样高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那命运多桀的左脚终于从跟踺撕裂的伤痛中走了出来,经过一年多的恢复,现在不论是力量、爆发力还是耐久力,都回复到了受伤之前的水平。过去的一年经历的确实很多,学习上、情感上、生活上总是伴随着悲悲喜喜;但是不管怎么说,一切都过去了!因为这要命的脚伤,我取消了MT Whitney,取消了回国(怕父母看到我的断了脚筋的左腿),取消了去年夏季的Yosemite计划。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失去的会一点一点的补回来的,于是我决定从Yosemite作起。

    作为美国夏季最热门的三大国家公园之一(+黄石、大峡谷),Yosemite一年四季都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公园的手册上这样写:“世界上最著名的冰川切割出来的峡谷,每年吸引超过400万的游客”。说老实话,我以前只走过一次Four Mile Trail,而且对这里的景色印象十分一般。纠其原因还是当时来的不是最好的季节。我第一次来Yosemite是2002年的赶恩节,到处灰蒙蒙的,瀑布和Merced River也没有多少水,公园显得过分的安静。以至当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蹬上了Glacier Point,眼见Half Dome就矗立在面前,我却没有什么感觉。其他的著名景点如El Capitan就更没有引起我的重视了。

2002年拍的:
                  

    最近2-3年,随着越发的热爱远足和宿营,Yosemite越来越能够吸引我的眼球。首先是峡谷山石的险要丝毫不亚于我去过的公园如Zion,其次这里以灰白为主体的色调更能给人一种高雅脱俗的美感。此外,喜爱挑战自我也是此次能够计划成行的原因之一。长途跋涉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能够把自身完全融入美妙的自然界;同时,面对疲劳、路途的艰险,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勇气也无时无刻不在增加。应该说去年的大峡谷之行奠定了我对自己的信心,因为我们从简单的Bright Angel Trail下,沿着Colorado River走到PhantomRanch,然后沿着相对陡峭的,完全没有引用水可以用来补充的South Kalbab Trail上来;这样一个几乎拼上小命的走法让我自己从头到脚都练的成熟了。当然,今年在腿伤完全康复之后,我又去大峡谷把这个路线走了一遍,在10小时20分钟左右能够完成的这个事实的鼓励下,我对自己的脚伤已经完全放心了。于是乎,Half Dome,这个可以说我最迫切的一个国家公园里的未了心愿,终于被我在这个Memorial Day长周末完成了。

    我和学弟C最近一年经常一起hiking,所以这次我们俩仍然决定一起行动。星期五下午在拥堵到来之前我们就远离了喧嚣的城市,一路直奔位于Yosemite西门外面的El Portal。之所以选择这里首先是这个宿营地是私人经营,管理还算不错,价格也还公道;最根本的原因是公园中心的Pines等等宿营地远在2-3月就被人订光了。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离公园中央的Yosemite Valley不算太远,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一向的原则是省钱第一,只要条件允许就一定要宿营决不住酒店。:)

    和所有的攀登Half Dome的游客一样,我们的出发点是Happy Isles Trailhead。一开始的景色倒也没什么特别的。随着坡度的增加,地势逐渐开始险要。我们走的Trail实际上是加州著名的John Muir Trail的开始部分。从Happy Isles经过276英里到达美国48个州的最高点 - MT Whitney。不知道有多少牛人能徒步从这里走到MW?!同时,发源于SierraNevada高海拔地段的Merced River在这里进入Yosemite Valley,最终流向加州的中部山谷。由于刚刚赶上冰雪消融的季节,瀑布和河流都显示出充沛的水量。白色的浪花一片接着一片出现在河道里,满有苏大胡子笔下“卷起千堆雪”的味道。

                   

    在通过第一坐木桥跨过Merced River之后,我们就接近了此行的第一个瀑布 - Vernal Falls。不过,我觉得瀑布本身都长的差不多,除非象尼亚加拉那样几个纠集在一起。我们这次感觉最奇特的,就是Trail能够十分近的和瀑布亲密接触。所以,这个部分的Trail成为Mist Trail也就名副其实了。走在陡峭的台阶上,要十分留心脚下,因为水雾积攒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形成了许多的小水坑,很容易跌倒;还有就是在峡谷里大风的“帮助”下,飞流直下的瀑布水被吹得飞向四面八方。从Mist Trail上走过,如果象我们这样没有准备雨衣,全身上下不能说是落汤鸡一般至少也是和在中雨的情况下没带雨具一个效果了。还好我们很快走出了这段“湿漉漉”的trail,迅速到达了Vernal Falls的顶端。

                   

    Vernal Falls的顶端是个欣赏Merced River Canyon的极佳之地。最值得一书的是在充沛的阳光照射下,瀑布附近出现了很多彩虹。而且在我们蹬上瀑布顶端的过程中,有很多次感觉彩虹就在我们身边垂手可得的地方。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摸”到了彩虹!

 

Half Dome攀登记(二)

    接下来的Emerald Pool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再次通过木桥跨过Merced River之后,我们来到了第二个瀑布 - Nevada Falls。我以为这个瀑布比Vernal Falls要壮观一些,水量也更加充沛。Trail也是从瀑布旁边很近的地方斗折蛇行,不过大概是处在上风处的原因,并没有很多水花飞溅过来,没有让我好不容易凉干的衣服又经过一次“革命洗礼”。山谷中野生的小松鼠多了起来,不时的还在Trail上跟我要“买路钱”的劲头。几乎忘了,我们是早上9点半离开Happy Isles的,这时差不多是11点半。虽然只走了3个多mile,但这一段的风景是我走过的trail里最迷人的。松鼠饿了,我们也差不多到吃饭的时间了。

    小鹿也跑出来寻觅自己的午餐了。。。。。。

    在经过Little Yosemite Valley的分叉口之后,我们完全进入了所谓的Wilderness,中文直接的意思好像是“原野”。这一锻出奇的平缓,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这居然是攀登HalfDome的Trail的一部分。要知道从Happy Isles到Half Dome的顶端,垂直上升距离大约就有1个英里,接近1600米。虽然我们一边在庆幸这一段走的真是轻松,一方面心中又在打鼓,后面陡峭的功课估计还多着呢。

    现在离的还远。。。


    去年走大峡谷我的教训是没有准备充足的水和太低估了South Kalbab上坡的困难。这次 Half Dome之旅,我的遗憾就是被天气预报忽悠了一把。本来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一直告诉我周末天气是mostly sunny,没想到高海拔的地方天气真是说变就变。我们还没 走到Clouds Rest Trail Junction的时候,雪以颗粒状从天而降。转眼之间居然把我的衣 服盖上了一层白色。不过,我是一个一跟筋的驴一样的人。没有走到最后的终点,一般的情况是很难让我放弃自己的计划的。伴随着漫天时大时小的雪粒,我们一步步的接近着
Half Dome。

    Half Dome本身是一快“半穹顶”的大岩石。在她之前有一片平坦的开阔地,被我们热情的称做“光明顶” - 因为这里已经是欣赏整个Yosemite Valley的好地方了。略微歇了一下,我们开始了最后的挑战。也许我之所以这么想完成Half Dome,就是为了最后这段几乎直上直下,两边有增加的辅助钢绳的部分了。在这之前的一段沿着陡峭的山路猛然爬到钢绳面前,还真让人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所以最后的时刻到来之前,我认真的休息了15分钟左右。此时,天空中仍然飞舞着雪,顶端大概有20-30人的样子。他们与我们的不同是看见天气变坏了,都在手脚并用的往下走。只有我和学弟,还有三个老美此时还疯狂的决

 

Half Dome攀登记(三)

    在系好书包的所有拉锁,把照相机贴紧自己的身体后,我终于开始了这段疯狂的“臂力”运动。因为石壁上多少有些湿滑,再加上角度的原因,在攀登的过程中脚几乎起不了什么作用。我的身体能够向上运动主要还是靠手臂紧紧的抓住刚绳,并且发挥出在健身房练卧推的劲头,使自己的身体向上慢慢的移动。

    下山的人偶尔会和我互相“堵塞交通”。这时或者我或者对方干脆就休息一下,让另一个人继续前进,因为根据两根钢绳的宽度,两个人并排走过是不太可能的。有几次我真的觉得胳臂有些支持不住了,但是这时身边迎面下来的人就来一句still going up? - YEAH SURE!我这么一回答就又疯狂上进了!

终于,当钢绳接近顶端时,峭壁变的平缓一些,我也可以一屁股坐在用作“台阶”的木条上,回头看一看自己走过的这条惊世骇俗的trail。伴着空气中的雪雾,两条钢绳“护卫”的trail很有点“云梯”的味道。我不时想起在华山走长空栈道时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一切都尘埃落定了,粗粗的喘上一口气,我饱经风霜的脚丫也可以休息一下了。Yosemite Valley从这里望去显的很深。不过,因为所处的位置高,以往那些必须在谷底需要仰望的景观,如North Dome,这时都可以被我一览众山小了,连North Dome山石上的纹路都很清晰可见。Half Dome的尖角在谷底看上去非常突出,当我接近之后,果然没有那么“尖”。真佩服那些攀岩爱好者,能够从谷底直接竖直向上爬到顶端!

    随着天气的好转,景色也微微起了些变化。不过,我对自己说,趁着天气好,该适时返回了。总不能到风暴来临时再走啊!?此时,诺大的Half Dome顶端,除了我、学弟,就只有三个老美了。他们其中一个跟我说他爬Half Dome很多次了,这次是最最恶劣的一次!- 没想到我首次攀登的经验就赶上了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荣幸直至!

    下去的过程简单了很多,我始终告诉自己脸冲天,脚冲地,手时时刻刻“别”在钢绳上。在伟大的重力场的帮助下,只用了15分钟的时间我就完成了。虽然有几次脚没有完全蹬住峭壁,但手始终和钢绳联系在一起,所以我甚至敢于让鞋底在石壁上滑动,每到一个木台阶作为一个中转点休息一下。

    之后的过程就非常简单了,因为我们有了太多的下山并且控制好节奏的经验,尤其是在走过两次大峡谷之后。从钢绳下来到回到Happy Isles,我和学弟只用了3小时15分钟 - 8.2英里。Vernal Falls的水花仍然让我在返回的路上受了一次“洗”,但此时满有点洗尽一路尘埃的味道。全部结束后我们的记时钟停留在9小时30分钟 - 如果不是一开始的景观照相太多,还可以更快些;不过,自从受伤之后,我学会了容忍自己,不要把自己逼到最佳境界,老美常说的fine或者OK就足够了,没有那么多perfect!

    第二天,我们再次驾车蹬上了Glacier Point,在照完Half Dome和两个瀑布的合影之后,我心中如释重负 - “久违了,再会了,Half Dome”!辛苦了,我坚强的左脚!:)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http://mitbbs.com·

 

 

 

 


Las Vegas游记

作者 : wendt

来源 : 未名空间 

Las Vegas游记(一) 

    跑去Vegas实属心血来潮。本是计划搬到加州之后再去的,忍不住了。大周末的,加上周一的Memorial Day,呆在家里真是要热死跟无聊死,听说老头子实验室的人都跑出去玩儿了,想想周围着实莫有什么可以玩儿的地方了,就想到要去远一些Vegas。

    周五到周日的旅店要贵出平时的两三倍。如果是平时,五星级的旅店只要40,50就 能搞到很划算的package,还会赠一些show或者buffet的票,但周末就能任人宰割。为了 省钱只定了周五跟周日两个晚上,想着周六可以搞个通宵。就这样,跟仓皇出逃差不多, 周四下午约好另外一个同学share油钱,定了旅店,晚上在mit上查了可以玩得的地方,打 出了旅游路线图,周五中午一起床行李仍上后备箱就出发了。血的事实证明了即兴旅游的失败。走到一半,Coolant就挂了,打开汽车前盖就直 窜烟,休息了大半个钟头,搞了些水糊弄进去,闪着紧急灯勉强爬到了下个城市-Kingman。解决了coolant的问题,垫了些汉堡,出城时天已经见黑了。一路狂飙啊,结果被一个 很酷的帅哥逮到路边,超速25迈,吃了ticket,终于让我老头子的人生完整了!

    旅行小tip:
    雷达探测器是个好咚咚。如果被逮到一定要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全世界的警察都很受用马屁啊,可以说谢谢他这么晚出来执勤,保护了你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之类的话。虽然很恶心,但是很好用。女生的话可以哭啊,可惜这个GG很帅,偶看见他就哭不出来了。

 

Las Vegas游记(二) 

    过了胡佛大坝(Hoover Dam)就进入了内华达州的界面。世界史没学好,所以不知道Hoover Dam为什么有名,总之看起来并不那么起眼。我们定的旅店在Henderson,是跟Vegas相邻的一个小城,距离著名的Las Vegas Strips只有6,7个mile之隔。所以一下高速远远的就可以看到Vegas的万家灯火璀璨,但目光可及的高楼只有一处,大家得出一致结论:看上去很像人民大会堂。

    Local的路不是太好走,找了一圈险些miss了我们的Hotel,因为它太大了,怎么也没有预料到那“人民大会堂”就是我们定的旅店Southcoast Casino Hotel。相比之下,即使是周末一个晚上70,80的费用也真是物有所值的。Hotel大概有30层,我们住在一半的15楼,正面对Strips,景色非常美。

     Check-in之后已经接近10点半了,但我们还是决定不miss任何一个机会的去Strips探测一下地形。驱车进入Vegas就到了Strips。所谓的Strips就是一条大约有4,5个mile的大街,两边林立的都是绝对五星级的超豪华宾馆,每个宾馆都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每个宾馆都拥有自己的赌场,饭店和show场。住宿是最便宜的,可以说基本是赔钱的买卖。真正赚钱的是赌场,有的show场也是价格不菲,好的一场show竟要100,150块/人以上。

    Vegas交通最繁忙的时间大约是从晚上8点开始到凌晨2,3点结束。这期间整条Strips上可以说水泄不通,倘若从一家hotel赶去相距一个mile的另一家看show表演,最好的方式就是步行,开车的话至少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出发,光是找空位park车就要打出半个到一个小时的预算。警察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街上能见到呼啸而过的恐怕只有救火车和救护车了。

    对于时间紧迫的旅行者来说,标准的vegas一日夜生活流程包括吃一顿buffet,看一场或者几场free的show(期间泡个吧),看一场消费的show,之后赌赌钱便到了第二日上午,回酒店睡个把个小时便要check-out了。如此紧张的安排当然也无法尽兴而归,所以想了解个究竟起码要三四日的plan才行。我们从出发到回家整整四天的时间,现在想起来也是相当紧张的。

 

Las Vegas游记(三) 

    Vegas的生活可以概括为吃喝嫖赌四项。哈哈,不好意思,应该是住,吃,赌和秀 。 住前面已经说过了,物美价廉的超值。在重点说show之前简单的说说吃和赌。很多人说vegas的中国餐很难吃,这可能存在误区。如果仅仅在strips上吃中餐的buffet, 那可是相当的难吃了。但如果开车去远些的China Town还是可以找到很不错的中餐馆。朋 友带我们在一家叫做金鼎川菜的饭馆吃了一顿大餐,那里的核桃虾,水煮牛肉,红烧肥肠和豆豉鱼片味道都不错,可能没有加州的正宗,但绝对比Arizona的老四川味美。临走前赶时间,我们在Terrible's Hotel&Casino 吃了一次西餐的buffet,味道还好,主要是价格公道,平时总可以搞到2for1的coupon,10块钱2个人的buffet也就不奢求太高的标准了 。

    关于赌钱没有太好的经验,囊中羞涩啊,所以10块一把的Blackjack也是玩不起的,旁边站着看一看,久了人家也要过来撵。舍得玩的也只有那种penny machine了。总之,赌钱是一项需要成本的工作。没有百八十仍进去的话,penny machine输起来也是很快的。赌钱期间我见过最大的赢家是玩那种25分的机器,投了20块两下变成了180,高兴得嗷嗷叫,赶紧cash out走人。而最大的玩家是用100一个的筹码,三五下10000块就收入庄
家的口袋了,看得我都心痛。

    重点该说show了。秀分为两种:免费的秀和花钱的秀。外加上一些人没有机会看到的全Nude的脱衣服秀。 先说free的秀。最有名的free秀有Bellagio的音乐喷泉,Treasure Island的海岛船和Mirage的火山喷发。B家的巨大音乐喷泉大约从晚上9点到午夜结束。平均每半个小时喷一次,每次2,3分钟,据说每喷一次几万美金就进去了。喷泉本身并没有颜色的变换却非常的壮观,喷到最高处要比几十层的酒店还要高,配合音乐以及周围的景物和霓虹,短短三两分钟真是意犹未尽。Mirage的火山喷发其实也是喷泉和灯光的效果,但是会有真的火从山口喷出来,可能是汽油或者什么原料,离的太近还会有热浪扑面的感觉。Tresure Island Hotel的设计是一条海盗船,所以海盗船秀就是在他家酒店门口的live show,可惜11点半就结束了,很遗憾我们没有赶上,只是远远看到了满天烟花。

    花钱的秀我们只看了一场Crazy Girl,第一是因为没有时间,其次也是因为便宜,在Coca-cola家有半价的票卖,此外他家还有Amercian SuperStar的半价票。Amercian SuperStar是模仿好莱坞明星的表演,除了老牌的麦当娜和Michael Jackson外还新进了Britney Spears。我们看得Crazy Girl是topless的秀,姑娘们长得都不太入眼,但是身材还算火辣。但是据说跟Top 10 的Jubilee秀比起来还是二流表演,服装音响效果以及美女程度都差了一大截。Jubilee太贵了,我们也也没有提前买到Coupon Book,想想还是作罢了。此外值得看得还有O show和Blueman,前者是杂技表演的代表,后者是Comedy的代表,一场一个人都要100块以上且从不打折,以后有机会再考虑吧。最后一天晚上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们去了一家叫little darling的pub看了全nude的脱衣舞。据说很多家打着脱衣舞的招牌但大多是topless,很少有全裸的。看nude秀有讲究,要换1块的change,这样可以做在第一排,一首曲子给一块钱就差不多了。单间单独跳的价格大约在20块一首,之后可以讲价20块3首可能就是市场价了。有些姑娘的技术还真是过硬,爬那么高的钢管嗖嗖三两下就上去了,劈腿弯腰各种高难度动作一点也不输杂技演员。也真算是行行出状元啊。期间只看到一个亚裔的mm,好像是新来的,没有什么技能,身材也一般般。别的就不详述了,总之资本主义有多“腐朽"在这里我是见识全了。

    Travel Tip:来vegas之前一定要在网上搞到coupon book,很管用;有机会还是要看一次nude秀的,不是好的娱乐,但是是vegas的特色。

Las Vegas游记(四) 

    如果说月亮爬升的高度同Vegas的热闹程度成正比,耀眼的阳光则褪去了她的喧嚣与浮华,使一切归于平静,Vegas也渐渐恢复了一个普通平凡美国城市的样子。白天的Vegas是慵懒的,就像一只日上三竿还在睡觉的懒猫。上午九十点钟街头巷尾只星星点点数人,直到午饭时分才陆续熙攘起来。因为急着赶路回家,我们匆匆吃了顿buffet就踏上了归途,留下了些许悬念待到下次回来时再细细品味。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http://mitbbs.com·

 

 

 

 


佛罗里达记游

作者 : DavidRiver

来源 : 未名空间   


佛罗里达记游 – 引言

    自去年夏天回国结婚后匆忙赶回波士顿,每每有人问起蜜月在哪里度过的时候,我总是说:“坎布里奇”。听者于是嘘唏不已,“是不是欧洲的一个小镇啊?” 我笑而不答,暗想你现在就站在这个名叫Cambridge的小镇里。这时的心里,却总会泛起一阵对妻的愧疚。

    我终于明白了,Research这条橡胶管是没有尽头的,除非你刺破一个口来呼吸。春假就是这样一条绝好的缝隙。

    春假临近前一星期,偶然听闻邻居Tyning两口子也有南下的计划,一拍即合结伴而行,于是就有了这段历时六天的佛罗里达之旅,也算是对半年来辛苦的Jave稍稍地有点补偿。我们一行四人3月25日晚飞抵靠近Miami的Fort Laudedale,在Miami停留三天,到Key West两天,最后一天再返回Miami。我把旅途的思绪,见闻与照片按时间顺序慢慢整理成这一系列游记,以飨回忆。

 

佛罗里达记游(1)–Everglades NP Royal Palm

    走出飞机导引道的那一刻,佛罗里达的温暖扑面而来。终于躲开波士顿的寒冷了,我们都暗自庆幸!取车的时候,看到了一辆崭新的红色敞篷Chrysler。大家头脑一发热,便立马加价换了这辆;大家头脑再一发热,就打开敞篷上了高速。虽处北美大陆最南端,佛州晚上的海风还是有些刺骨。从Fort Laudedale到我们在Miami定的酒店有二十多迈。我们才开出五迈左右,发热的头脑就早已吹得冰凉,赶紧找了个紧急停车带趴下来盖棚子,半个小时以后耳朵还在嗡嗡作响。等找到酒店时已是晚上十点半,饥肠辘辘的四个人找到家打烊边缘的Burger King,挤进去胡吃海塞了一通,才心满意足地回酒店歇息。Sheraton的房间很舒适,Jave先美美地睡去了,我开心地看着她熟睡的样子,心想终于没有食言,带你出来看世界了。

    次日清晨,一行人上路奔赴第一个目的地。

    Miami最吸引我们的不是beach,而是Everglades National Park,这个全美第三大的国家公园,保存得最大最完整的亚热带气候生态区域。Everglades NP有两条主线路,我们先走的这条始于Royal Palm,结束于lamingo。

    Royal Palm的Anhinga Trail成了旅途真正的起始点。Anhinga是我们整个旅途中看得最多的一种水鸟了,多到连Trail也以之命名。:

                       

    准备捕鱼的Anhinga
                       

    大叫的Anhinga

                       

     Anhinga Trail是一片被小路环绕的水域,栖息了许多种鸟类,短吻鳄 (alligator) 也相当的多。水里可以看到成群成群的鱼儿,还不时地可以在岩石上发现晒太阳的乌龟。
                      

    最有意思的是我偶然发现的这只鸟,梳着两个小朝天辫,很神气地远远瞅着我们。我查遍了Tyning买的美东鸟书上的鸟类照片也未能确定其属种。


    人酷鸟酷毙。这位小酷鸟儿 (reddish egret) 在我们刚到的时候就在trail入口处的一棵树旁摆好姿势给大家拍照及远距离合影留念,两小时后我们离开的时候还是在原地纹丝不动。

    除了水鸟,还有一些鹰类在此栖息。最多的就是Black Vulture,一种腐食性动物,估计靠抢水鸟抓的鱼为生。当然,看上去不太有敌意,这种鹰实际上挺aggresive的,水鸟的幼鸟也可以成为午餐。

   水域中央的小片树林,成了鸟类们共生共栖的乐园。

   Jave在鸟乐园前


    还有短吻鳄alligator在其中搅和。

    提到alligator,不得不说说它的渊源了。一共有两大种群的alligator,一种分布在佛州
南部,还有一种就是中国的扬子鳄。Miami这边NP里都是alligator横行,经常有
alligator跑到路中间或者人家院子里。于是消防队员除了救火,还担负起了挪走鳄鱼的
重任。

    看看这个头。

    

    还有Green Heron,应该是我们所说的翠鸟?

    这只很像是Green Heron,但是却留着个郭富城的发型。

    我用绽放的野花做背景拍下了这张照片,拍下了生命与死亡。

    走完Anhinga Trail的时候,Jave还特地跟酷鸟儿Model合了张影。

    我们又简短地走了一下Royal Palm的另一条trail,Gumbo Limbo Trail。这条Trail就见不到这么多动物了,大部分都掩盖在丛林的树荫里。Katrina来的时候,许多的树都被连根拔起,形成了现在树林里枝节交错的情景。

    此时烈日已经升到了头顶正上方。行程紧迫,我们决定继续上路往南边Everglades深处驶去

    我们到达的三月正是Everglades的旱季,公路两旁都是一望无垠的干涸沼泽,颇有非洲大草原的气势。

    等到达下一个景点Pa-hay-okee Overlook的时候,才发现这个Overlook只不过是路边搭起的一座小亭子。虽然大失所望,但是景致毕竟还是在的。

    Jave在Overlook上

  Jave 在树荫下


    离开Overlook,我们继续驱车南下,途中经过的几个景点都大同小异,并不值得称道。

    直到我们到达美国大陆最南端,入海口的Flamingo。。。

 

佛罗里达记游(3)–Everglades NP Flamingo Trail

    (本文中文字及照片版权皆归MITBBS DavidRiver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匆匆地在仙境般的海岸上给Jave拍完几张人像,我们便返回Flamingo Visitor Center,登上了4点的最后那班观光船。运气很好的是,船刚驶离港口,就看到了 两只鳄鱼 (Crocodile)。导游Rob解释说这片湖泊里是海水,alligator不能忍受,只有crocodile在此生活。Crocodile与alligator 很好区分,皮色,长相,以及牙
齿的排列都有不同。

    Crocodile的性情比alligator 凶残许多。Rob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起这个地区鳄鱼与巨蟒争斗的历史,并给我们看他们拍到的争斗后的场面。几年前有一条鳄鱼被一条巨蟒缠了起来,一个多小时都动弹不得。后来巨蟒终于没力气了,又来了一条鳄鱼,才把巨蟒咬断了。还有一次战斗以巨蟒把鳄鱼吞了告终,只可惜鳄鱼皮太难消化,没多久蟒蛇自己也胀死了。

    船再往前开的时候,左侧岸边的丛林里出现了许多的鸟类。Flamingo这个地名得于从前每年大批迁徙途中在此歇息的美丽红鸟Flamingo。可是后来人们发现Flamingo的肉味比鸡要鲜美十倍,价格因而变得很高。于是Flamingo被大批量不杀,后来就再也不来这个地区了。

    在这片水域里,水上警察巡逻艇盘查得很严。途中就看到一艘无照钓鱼的小艇被盘问了。

    除此以外,一路上并没有见到太多的有意思的东东。船头有人惊呼“海豚!”可等 我冲过去的时候,海豚早已没了踪影。水路两岸长满了mangrove trees,树上结着野生的菠萝(下图, Jave拍摄)和毒苹果。

    跟Rob聊天时,得知他有一个accounting的学位。自从去了一趟yellowstone,他就觉得这才是他的生活之所在,于是毅然辞了工作到yellowstone做起了导游。现在他每年往返于yellowstone和everglades之间。游览快结束的时候,Rob拿出了一大包含有他拍的everglades野生动植物的CD开始卖。虽然只要$3一张,可也无人问津
。这种场合Rob应该已经见得很多了。他略有些木讷地坐在那里,把尴尬藏在了黑色的墨镜后面。我买下一张,看得出他对我的解围颇为感激。我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追求热爱的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Jave拍的工作照一张。拿话筒的是Rob。

    回到Visitor Center的时候已是近6点了。在夕阳的余辉下,港口的甲板上有好几只Brown Pelican在休息。

    仍然不能忘记那片美丽海边的我们想看看她傍晚的样子。刚走到岸边,就看到海中央有一大群海鸟漂浮着。鸟儿突然成群地起飞了,Jave兴奋得直奔过去,这样的壮观我想我一辈子都很难忘记。可惜当时拿的是广角镜,就只能拍个大概了。

    夕阳下的椰子树,有一种淡定的从容。

    我们驱车开始赶路回宾馆,远方的天际下夕阳正在沉没入原野之中。停下车,把这一幕记录。

 

佛罗里达记游(4)–Miami South Beach

    在酒店里美美地休息了一晚,推开落地窗帘,清凉的海风伴着煦暖的阳光透过了玻璃涌进房间。在经历完Everglades的林荫鸟语之后,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Miami的阳光海滩!

    在Burgerking解决早饭,驱车上岛,首先直奔Miami Beach上著名的购物区LincolnRd Mall,路上见到n辆Ferrari。购物一个多小时的成果就是我们再次与Tyning夫妇见面的时候,他们已经基本上认不出Jave了。:)

    经过了短时的协商,我们决定先去Miami最有名的海滩之一South Beach看看。Beach外面是一个很大的俱乐部,围栏里在举行一个盛大的Party,而Beach真正的入口却很隐秘。在这片草丛的那一边,是另一个想象所不能触及的世界。

    在入口的小道上,给Jave拍了几张留存纪念照。

    走过了围栏小道,一下子就扑进了湛蓝的天碧绿的海澄黄的沙滩。

    这时Tyning夫妇决定去看看Biscayne NP,而我们则赶紧租下了两张长椅和一顶遮阳伞,准备在这个美妙的地方吹一下午的海风,晒一下午的太阳。

    我躺在长椅上,几乎被暖暖的阳光催眠,Jave却拿着相机在四处拍照。

    冲浪的人从板上掉下的瞬间

    被海风吹拂着的长椅

    海滩上的情侣

    在沙滩上奔跑的母女

    泳装女孩

    并肩飞翔

    堆砌沙堡的快乐爸爸

     下午一如预料地很快就飞逝了。与Tyning夫妇会面以后,到岛上一个叫做Mr Chu的中餐馆享受了一顿美宴
。这家餐馆才开业不到一年,室内很有中国格调,布置十分考究,墙上是竹篾编的席子,而正厅更是高高挂着几
个一米多高的走马灯。只可惜菜量太小,价格在中餐馆里也算是相当的惊人。:)

    这样的一天,平淡中蕴有波澜。

(未完待续)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http://mitbbs.com·

 

 

 


加州海岸线

作者:whisperviola

来源:未名空间

 
    加州海岸线 (1)

    这是一个晴朗的冬日,太阳暖洋洋地照进屋里,我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悠闲飘过的白云和洒满阳光的棕榈树,我不禁感叹:多么好的天气啊。又瞥见桌上新 买的数码相机:这么好的天气,呆在家里岂不可惜了这买了两个多星期还没派上用 场的相机?于是翻身下床,向小M 提议去海边走走,她欣然同意。于是我们匆忙收 拾起干粮,饮水和地图。十分钟后,我们便架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一个多小时 后,我们就站在17-Mile Drive的海滩边了。

    所谓17-Mile Drive,乃是Monterey半岛南段的一条景色秀丽的公路。这里北临度假胜地Monterey,南靠黄金海岸Big Sur,西面望海,东面背山,大海波涛汹涌,山上树林茂密。山和路之间散落着一串绿油油的高尔夫球场,有几片球场更是直接建在了大海边上。试想一下,在这里凭海临风,挥杆击球,该是怎样的一种小资情调?只是万一不小心把球打到海里去了怎么办?

    好在我们现在还没钱操心这种意外,进门的八元门票就超过我们此次旅行的一半开销。接下来是一段山路,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斑斑驳驳地洒落在地面上。我们顺着路上的红色游览路线标记在山间穿行,路边时不时冒出一幢幢精致的别墅,有些别墅甚至能直接望见大海。记得第一次游览17-Mile Drive时,小M 便指着这些别墅,语重心长地对我进行理想主义教育:“阿漫,看见了吧,你要好好赚钱,以后给我买这样的大House!”

    不过还是让我们忘掉理想,享受现实吧--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海边。蓝色的太平洋,在我们正前方一望无际地展开。隔着一层薄雾,海岸边群山朦胧,半隐半现。靠近岸边的海面散布着幽黑的乱石,海浪扑打在上边,激起白色的浪花。远处的海面则是风平浪静,几艘帆船悠闲地在海上飘零。在乱石和远帆间,自由的海鸟飞翔盘旋。

    虽然我已经无数次看过海洋了,但眼前的这幅经典画面还是让我动心。于是我转身要到车里去取相机,不想小M 早已把它挂在脖子上了。只见她端着相机兴奋地跑前跑后,寻找角度,取舍景物,显得很专业的样子--要是不问下面这些问题那就更专业了:“阿漫,这取景框里的数字是什么意思?”“阿漫,这相机怎么聚焦?”

    顺着路面上的红线往南便是一连串的景点。这里的海岸线蜿蜒曲折,地势也高低不一,因而景色变化多端。有些地方是平缓的沙滩,散布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有些地方则是几米高的陡崖,海浪在下面翻滚咆哮。Fanshell Overlook布满了细密的白沙,据说每年春天这里都聚满了海豹抚养幼仔。我们来的季节不对,记得上次来时海面中的一块巨石上栖息着无数海豹嗷嗷乱叫,成群的海鸟在周围盘旋打转,构成一副和谐的自然生态画面。

    再往南,海岸边的斜坡上长满了柏树。木质台阶在树林间穿过,直抵海边。其中一 棵独特的柏树远离树林,独立于峭壁边,衬着背后的大海,蓝天与远山,确实气度超群。这就是所谓 "Lone Cypress",它的树龄已达250年,比美国本身的历史还要古老,也是17-Mile Drive的所有者Pebble Beach Company的标志。

    在快要离开17-Mile Drive的时候,我们到达17号景点The Ghost Tree。这是一小片枯死的树林,树页和树皮早不知去向,只有一棵棵光秃秃的树干在海边的乱石间兀然挺立,雕刻一般刚劲。

    看看时候不早,太阳已开始西沉,我们赶紧上车,边开车边啃干粮,向着下一个目标BigSur进发。

 

加州海岸线 (2)

    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曾经在大连的滨海路边独自漫步。这是一段游人罕至的寂寞的公路,左边是山岭,右边是悬崖,悬崖下是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洋。走着走着,整个视野内就只剩下我一人,这时海风突然加急,海浪在悬崖下翻涌,一阵阵强有力地拍打着海岸,波涛声是回响在耳中的唯一声音。那是孤独的时刻,也是壮美的时刻。这孤独与壮美交织的一幕,便从此成为我记忆中的珍藏。

    后来我去过许多海边城镇,但再也没能感受到那种震撼。不久前在网上闲逛,忽然看到一条消息,说大连滨海路已经建成为“情人一条街”。我知道我再也没有可能故地重游,去找回当年那种独享山海的奢侈了。

    现在,在大洋的彼岸,在地球的对面,我们终于又来到一段依山傍海的悬崖边;这就是Big Sur。

    通常所说的旅游景点Big Sur, 是指加州一号路从Carmel到San Simeon的这段海岸线,而不是地图上标着“Big Sur”的那个小镇。小镇Big Sur恰恰在一号路远离海洋的一段,在那里你是看不到海的。

    离开17-Mile Drive, 经过的第一个小镇是Carmel。这是一个典型的海滨小镇,游客们轻松悠闲地在干净整齐布满餐馆和小店的街道上闲逛。因为天色已经不早,我们无法加入闲人的行列,在小镇中匆匆开车绕了一圈后就沿一号路继续南下了。

    过了Carmel,地势就渐渐地变得陡峭起来,蓝色的海面上罩着淡淡的一层薄雾,在西斜的太阳照射下,四周的景色变得有点虚幻。有段礁石密布的海岸边居然张满了青草,一群奶牛模样的动物在上面自在地低头吃草,俨然一幅草原风光。

    再往前开,便是Big Sur上最有名的一座桥:Bixby Bridge。桥本身的造型就很优美,因为矗立在大海和悬崖边,又更添几分姿色。在一号路上开车要多加小心,开车时不要留恋风景。路边上有许多turnouts可以停车,往往是风景最优美的地段。在这里你可以眺望大海,俯瞰悬崖。悬崖下的沙滩上,潮水一阵阵涌过,来来往往,从容不迫。

    过桥以后回望,忽然发现远处山间云雾缭绕,更有几朵白云,直接贴着海面盘旋。也许飘得这么低的水汽应该称其为雾?但它们分明是云的形态。

    下面一个景点,便是我们Big Sur之行印象最深的一刻。以Bixby Bridge为中心,远方山峦起伏,云雾相间;近处悬崖陡峭,白浪翻滚。海面上更是一望无际的碧蓝。夕阳照在山峦和峭壁上,泛着一种柔和的金黄。

    时间渐晚,太阳开始下坠。远方忽然出现一个小岛,岛的上端云蒸雾绕,犹如幻境。空旷的沙滩和白浪上方,有成群的海鸟飞翔。

    伴着夕阳,我们继续南行。夕阳下的海滩,有一种安详和宁静。经过小镇BigSur,有三两户人家,和几个州立公园。

    终于到了落日的时刻。这是我第一次观看海上落日。然后回到车中,拿出地图,在暮色苍茫中,和小M 商量下一步的游览计划,并匆匆制定了两套方案:南下和北归:如果明天天晴,则继续南下,当晚住San Simeon,第二天过Solvang, 逛 Santa Babara,并直取LA。否则原路返回。找到附近一家能收到手机信号的小店,上网查了一下第二天天气,不巧是阴天,只好在夜色中北归回家。

 

加州海岸线 (3)

    Solvang 并不在海岸线上,但距海岸很近,且位于我们从南向北沿海岸漫游的路途中。这是一个丹麦移民后裔建立的小镇,以前从未听说,只是临出发前一个爱好旅游的台湾朋友强力推荐,于是临时加进我们的旅行计划。

    早晨,离开Hollywood,驱车向北。这一天的如意算盘是先参观Beverly Hills的明星豪宅,然后在Santa Barbara 海滩漫步,下午游览Solvang,晚上开往San Simeon。但是出师不利,我们在Beverly Hills迷了路,南辕北辙地在市中心兜了半天,结果放弃参观豪宅计划。上了101后又遭遇堵车,眼见着宝贵的假期在汽车尾气中一分一秒的流逝,不由心急如焚。好不容易刚把车开到六十迈,又下起了大雨。打开刮雨器,只听到“哒哒”乱叫,原来刮雨器太涩,在前窗作旋转跳跃式运动,留下一片朦胧的视野。只好把车换到慢车道,刚松一口气,瞟了一
眼后视镜,却见一辆十八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压来...

    等到我们狼狈不堪地将车开进Santa Barbara时,已经是下午两三点钟。雨仍在下,街上到处是积水,结果海滩漫步计划象这座城市一样泡了汤。在街上乱转想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忽见一群人拎着大包小包从一座貌似Mall的建筑里出来,我不由心里暗暗叫苦,脚下加大油门,但为时已晚,只听到小M 兴高采烈地大叫:
“停下!我--要--逛--Mall!"

    眼见这天最后一项游览计划Solvang也要落空,我开始作起她的思想政治工作。先动之以情:俺辛辛苦苦开了一天车,求你不要再让我去Mall里受精神折磨了。不听。再晓之以理:Mall哪里都一样,回去陪你逛个够,Solvang可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头摇得象拨浪鼓。知道再费口舌只会更浪费时间,只好屈从。

    一个多小时后从Mall里出来,我垂头丧气,虽然已经填饱肚子;小M 却心满意足,虽然还是两手空空。再次上路,我们已准备放弃Solvang。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下了快一天雨的天空突然放晴了,高速公路上也忽然变得空空荡荡。我情绪大振,快马加鞭,终于在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中赶到了Solvang。

    我们似乎闯入了一个童话世界: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一架高大的白色风车,然后是一幢幢别致精巧充满异国情调的房屋。红色或白色的墙壁被木条划成一个个小方格或三角格,构成这些建筑最明显的特征。绿色或褐色的屋顶上,到处耸立着精致的尖塔;家家户户的门窗前,花草繁茂。在雨后初晴的空气里和黄昏时分
的柔光下,小镇Solvang清新整洁,超凡脱俗。

    在经历一天的霉运,差错和疲劳之后,这个童话般的小镇一扫阴霾,就象在那平淡闭塞的幼年,安徒生童话把我们带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夜色降临前的匆匆一瞥,也从而成为我们此次为期四天的旅行中最宝贵的一刻。

    等我们横穿Solvang,再找个地方掉头回来把车停好后,天已经黑了。幸运的是这正是圣诞前夕,到处都结挂着彩灯,映在尚且湿润的地面上,整个小镇灯火通明。隔着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看见许多房间里装饰着鲜艳的花篮。因为临近节日再加上白天下雨,街道上空空荡荡,让我们有机会独享这片宁静与祥和。

    逛完Solvang后,带着发现这座小镇的意外惊喜,我们重新上路,开向San Simeon。路上又开始零零星星下起了雨。


    酒店与风车。门前站立的老头其实是座雕像。

    话说那天晚上从Universal Studios回到宾馆,打开电视,忽然看到新闻说当天加州中部的Paso Robles发生了6.5级地震,附近San Simeon的Hearst Castle也在地震中强烈摇晃。掐指一算日期,我懊悔不已。按照原先计划,地震时我们应该正参观Hearst Castle。后来因为天气原因我们临时决定先去LA,回程时再逛Hearst Castle。一次绝好的地震体验就这么错过了。虽然在湾区地面时不时要抖两下,虽然每天我们都战战兢兢地等待着那场30年内有一半可能要发生的七级以上大地震,但一想到这难得的旅游经历和自己就这样擦肩而过,心中还是不免怅然。

    开往San Simeon是在晚上,一号路上车辆稀少,细雨飘零。路不算险,开车时感觉得到大海在黑暗中咆哮。到达宾馆,办完入住手续,和服务员小姐聊起昨天的地震,看到她眉飞色舞地描述地震时的场景,心中更加郁闷。吃完晚饭,回到房间,在不时袭来的余震中入睡。

    第二天早晨来到Hearst Castle,买完票后,雨还在下,于是先看一场介绍Hearst Castle的电影。该城堡为美国上世纪初的报业巨头William Randolph Hearst所建。此公年轻时曾随父亲游历欧洲,遍访各地古堡,留下深刻印象,并暗暗发誓要在美国建立同样气魄的城堡。后来他办报发迹,于是便挑了这样一个依山傍海的所在建起Hearst Castle,圆了少年梦。电影中从高处俯瞰大海的景象极其优美,可惜我们去时天不如意,没能亲眼目睹。

    看完电影后雨仍没有停的迹象,我们只好冒雨游览了。一辆大巴把我们送到山顶城堡门口,下车时风雨交加,我们匆忙躲雨,连那两座高大宏伟的西班牙式塔楼也没顾得上细看。参观时经过被古罗马式建筑环绕的露天游泳池,风雨之中依然可见其奢华和气势。

    因为下雨,游览主要以室内为主,城堡外的花园只是匆匆带过。

    城堡内陈列着大量Hearst从欧洲各地搜罗来的珍宝,雕刻与绘画。当年Hearst时不时在这里招待社会名流,炫耀个人财富。他死后,他的家人便将Hearst Castle捐给了加州,并成为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游完Hearst Castle,感觉这里虽然建筑雄伟,陈列奢华,但似乎缺乏一种历史的厚重,不象欧洲的那些城堡,历经岁月的风雨,时代的沧桑,每块砖石都仿佛隐藏着一段历史。这大概也是美国的先天不足吧。

 

加州海岸线 (4)

    话说那天晚上从Universal Studios回到宾馆,打开电视,忽然看到新闻说当天加州中部的Paso Robles发生了6.5级地震,附近San Simeon的Hearst Castle也在地震中强烈摇晃。掐指一算日期,我懊悔不已。按照原先计划,地震时我们应该正参观Hearst Castle。后来因为天气原因我们临时决定先去LA,回程时再逛Hearst Castle。一次绝好的地震体验就这么错过了。虽然在湾区地面时不时要抖两下,虽然每天我们都战战兢兢地等待着那场30年内有一半可能要发生的七级以上大地震,但一想到这难得的旅游经历和自己就这样擦肩而过,心中还是不免怅然。

    开往San Simeon是在晚上,一号路上车辆稀少,细雨飘零。路不算险,开车时感觉得到大海在黑暗中咆哮。到达宾馆,办完入住手续,和服务员小姐聊起昨天的地震,看到她眉飞色舞地描述地震时的场景,心中更加郁闷。吃完晚饭,回到房间,在不时袭来的余震中入睡。

    第二天早晨来到Hearst Castle,买完票后,雨还在下,于是先看一场介绍Hearst Castle的电影。该城堡为美国上世纪初的报业巨头William Randolph Hearst所建。此公年轻时曾随父亲游历欧洲,遍访各地古堡,留下深刻印象,并暗暗发誓要在美国建立同样气魄的城堡。后来他办报发迹,于是便挑了这样一个依山傍海的所在建起Hearst Castle,圆了少年梦。电影中从高处俯瞰大海的景象极其优美,可惜我们去时天不如意,没能亲眼目睹。

    看完电影后雨仍没有停的迹象,我们只好冒雨游览了。一辆大巴把我们送到山顶城堡门口,下车时风雨交加,我们匆忙躲雨,连那两座高大宏伟的西班牙式塔楼也没顾得上细看。参观时经过被古罗马式建筑环绕的露天游泳池,风雨之中依然可见其奢华和气势。

 

    因为下雨,游览主要以室内为主,城堡外的花园只是匆匆带过。

    城堡内陈列着大量Hearst从欧洲各地搜罗来的珍宝,雕刻与绘画。当年Hearst时不时在这里招待社会名流,炫耀个人财富。他死后,他的家人便将Hearst Castle捐给了加州,并成为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游完Hearst Castle,感觉这里虽然建筑雄伟,陈列奢华,但似乎缺乏一种历史的厚重,不象欧洲的那些城堡,历经岁月的风雨,时代的沧桑,每块砖石都仿佛隐藏着一段历史。这大概也是美国的先天不足吧。
--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网站:http://www.ManYouKe.com

 

加州海岸线 (5)

    加利福尼亚自豪地同时拥有世界最高的树种Coast Redwood和最大的树种Giant Sequoia。观赏它们的最佳地点自然是以它们的名字命名的两个国家公园:Redwood National Park和Sequoia National Park。不过,对旧金山湾区的人们来说,参观Coast Redwood的最方便去处是北面12英哩的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Giant Sequoia则可以去Yosemite时一并观赏。

    很久以前,温暖湿润的加州沿海长满了最高达一百多米的树中巨人Coast Redwood,它们遮天蔽日,傲然海岸。后来巨人杀手——森林采伐业者来到这里,三下五除二便把这些Redwoods稀里哗拉砍得所剩无几。多亏环保人士们的努力,为数不多的Redwood区域才被拯救下来建成公园,供后人参观和惊叹。Muir Woods便是其中之一。

    一个假日,我们想去大自然走走,又想当天往返,于是便把目光投向旧金山北边的两个“国”字号公园: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和 Point Reyes National Seashore。

    过了金门桥,在陡峭的山间悬崖旁驾驶约二十分钟,就来到Muir Woods。一进公园,迎面看到的便是一棵棵参天巨树——传说中的Coast Redwood此刻真实地展现眼前。树确实极高,需抬头仰视才能望见树冠。我那可怜的ikon N65即使打到最广角,也难以从树根照到树冠,而此时游人早已被压到取景框的最底角,仿佛斯威夫特小人国中的角色。口说无凭,有图为证:

    公园正中是一条小溪,环绕小溪有铺好的trail在树林间穿行。漫步林间,踩着透过树荫洒在地面上的细碎
阳光,呼吸着经丛林过滤过的泛着草叶清香的新鲜空气,感觉到一种难得的放松和喜悦,这是对金门桥以南那种
紧张繁忙的生活方式的短暂逃离,是对久违了的大自然的重新亲近。

    一路上能看到不少倒下的死树,枯萎的树干上仿佛依旧隐藏着往昔的秘密。但每棵枯树边都矗立着许多正蓬
勃生长的巨树,强劲地昭示着生命难以抗拒的力量。其中的一些Redwoods的寿命已经长达千年,当它们破土成长之时,这里还荒无人烟,中国唐朝已气奄息息,欧洲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现在,当所有这些陈年的历史早已烟
消云散之时,这些巨树依然活生生地挺立,继续见证着世代的沧桑。

    离开Muir Woods继续向北,在滨海的一号路上行驶约一小时,路过几处挤满游人的沙滩,然后转向一条狭
窄的小路再开几十分钟,我们便到达Point Reyes National Seashore的灯塔边。这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夕阳
照射到海面上泛着强光。远处长长的沙滩上空旷无人,透着一种寂清与苍凉。因为已经过了灯塔开放时间,我们
只能站在高处远观。

    回到停车场的路上,折向附近的一处悬崖边,看海面上的一块巨礁边游动的海豹。然后在夜幕降临前踏上归
程。

--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网站:http://www.ManYouKe.com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http://mitbbs.com·

 

 

 


夏威夷-Maui游玩感想

作者:appril

来源:未名空间
   
    千万不要去Submarine, 有闲钱也不去。 我们想象之中潜水艇神秘又新奇, 沉到大海当中看美丽的珊瑚和大
海鱼, 其实美丽的珊瑚和海鱼在snorkling时才最好, 潜水艇到海深70尺以上时, 所有的颜色都是暗兰的, 没
什么可看的。 鱼也不多, 不知是不是被潜水艇的马达吓跑了。要算体验潜水艇的话那费用就太高了。

    没有必要去whale watch. 我们没有去出海找鲸鱼, 但坐游船和kayaking, 甚至车开在沿海公路上都看到好
多次 鲸鱼。尤其是kayaking时的近距离接触, 让我们惊喜连连。直升飞机也是可坐可不坐。 我觉得太贵, 性价
比不高, 而且我和我LG下机以后都有点晕, 不知是驾驶员显示本领转的那几个小圈搞的还是我们自己不行。 风景
是美, 还全程录了像, 但要这录像的DVD的话又要50元($49.99)。 我们没有要。

    Heleakala sunrise我们没有去, 因为听前人说的在凌晨巨冷的情况下等数小时,要天气多云还白等一场就不
打算去了。 毕竟筋骨“老”了,舒适更重要。

    非常推荐trilogy 的one day sailing. 据Pleasant Holiday的agent讲, 这是numberone activity. 我们认为不负其名。 先是坐上帆船(也有马达的)去航海, 然后在私人岛

    Lanai上美丽的海滩,snorkling。这里的珊瑚颜色绚烂, 鱼儿悠闲, 觉得比南Maui更好。 然后小巴士周游小岛, 最后船长烧晚餐给大家吃, 吃完后航海徐徐回Maui, 在夕阳 中观赏鲸鱼在船四周出没。

    Luau我们在Loyal Ka’anapali, 我们觉得挺不错的。

    Hana我们没有自己开车。 过后觉得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去Hana的路又小又弯曲上下,驾驶的一位估计大多数时候没有闲情观风景的了。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http://mitbbs.com·

 


 

 

寻找北极熊

作者 : fatbear

来源 : 未名空间

寻找北极熊(一)

    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头北极熊悠然自得地晃进了加拿大北极附近的一个小镇市政厅,正好碰上镇委会在开会。看见大白熊进门,所有的人都吓坏了,情急之中有人对着白熊大声嚷嚷:“你不是我们镇委会成员,出去,出去!”没想到,那头巨大的北极熊居然很听话地溜达了出去。这可不是童话,据说是发生在丘吉尔镇(Churchill)真实的故事。

“熊都”印象
   丘吉尔镇位于加拿大M a n i t o b a北部的H u d  s o nBay边,周围是漫漫荒原,位置偏远。小镇甚至不通公路,外乡人前往只能搭火车或者飞机。而到了每年的10月后,这里就变得非常热闹。游客们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吸引他们千里迢迢而来的是小镇的另外一支庞大过客——北极熊。原来,丘吉尔镇的东南角是世界最大的北极熊穴居地之一。一到秋天,这些北极熊纷纷聚集到哈德森湾最早的结冰点,热切地等待哈德森湾的海水结成厚实的冰层,好让他们回到冰上捕捉它们的主要食物海豹过冬。丘吉尔镇也就成为人类在自然环境下最容易看到北极熊的地方,人称“世界北极熊之都”。
   从加拿大中部城市Winnipeg到丘吉尔镇的小飞机稳稳地降落在机场,机场只有操场大小,旅行公司的车早已等在了门口。我参加的自助团一共有十来个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小到小学生,大到白发苍苍的老者,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熊迷”。放下行李,我就兴奋地先熟悉起了这个“白熊之都”。
   丘吉尔镇不仅以熊出名,由于地理位置离欧洲更近,历史上就是个重要的谷物港口和毛皮交易中心。在小镇郊外,还矗立着一座300年前建造的威尔士王子石头城堡,它见证了当年英法两国为了控制毛皮交易的激烈争斗。灿烂的阳光,浅蓝清澈的海水,满地的猩红色熊莓和亮黄色的柳条,这一切很难和冬日寒冷的北极小镇画上等号。
   导游车在一片大的铁皮房子门口停下,里面传来乒乒乓乓的猛烈撞击声,抬头一看,只见铁皮大门上赫然写着“熊监狱”。原来,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几百头北极熊在丘吉尔镇周围晃悠,寻找食物,有的饿急了的就溜进镇里找吃的。它们经常干的是翻居民和饭馆的垃圾筒,甚至还溜进气象站偷走值班人员的食品。为了保障居民安全,丘吉尔镇周围布
有白熊预警系统,凡是熊出没的地方都树着红色的警告牌,专门的熊警察负责将那些擅自闯进镇内捣乱的白熊关进熊监狱。这些“熊犯”被麻醉后,将会用直升机运到几十公里外的国家公园放回它们原来生活的地方。听说因为天气特别温暖,最近闯进镇里的饥饿白熊特别多,我们来的前一天就抓了十来头,估计它们正在里面发脾气呢。

观熊之旅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上了汽车在晨曦中驶向镇外20英里的Tundra Buggy营地,在那里我们换乘TundraBuggy,开进丘吉尔镇野生动物保护区。
  Tundra Buggy是一种改装的水陆两栖车,车窗非常大,还有露天车斗,保证每个乘客可以占据有利地形,以最好的角度观看北极熊。
   已有10年导游资质的司机一边拿着高倍望远镜搜寻北极熊的踪迹,一边向我们介绍着。全世界有2万多头北极熊,其中一半以上在加拿大。北极熊喜欢有水的地方,多沼泽的丘吉尔镇Wapusk国家公园就成了1200多头白熊喜爱的聚集地,这些成年白熊雄性的有600多公斤重,雌性的也有300多公斤,凶猛无比。
   在上午,我们一共看到了8头北极熊,它们离我们的距离不会超过100米,在灌木丛中或悠闲地散步,或慵懒地睡觉。导游说北极熊属于耐寒性动物,天气越冷它们得到的食物越多就越有活力,而像这种温暖的天气,它们只能以各种浆果裹腹也就变得懒洋洋的。

与北极熊零距离
   我们在车上进行的午餐引发了白熊之旅的第一个精彩瞬间。司机在给我们盛肉汤时说,北极熊鼻子特别灵,可以闻到30多公里以外的味道。正说着,也许是闻到了我们车上肉的香味,有3头大白熊从远处灌木丛中探出身子,朝着我们的车慢悠悠地踱了过来,越靠越近。大家都顾不上吃饭,激动地跑到露天的车斗上,紧靠扶栏,镜头纷纷对准了北极熊们。
   这3头熊旁若无人地来到车跟前,一只好奇地把头伸进车底东张西望,然后把前爪搭在车轮上转来转去,玩得非常投入。另外两只则直起身站了起来,抬起前爪扒着车厢上,仰着脑袋把鼻子凑近车窗,和我们大家来个直接面对面,中间只隔了一层窗玻璃。大家虽然欣喜不已却又不敢出声,生怕惊吓到白熊。白熊将鼻子在车窗上蹭了一会儿,便弯下腰爬到了我们的车斗下,车斗的地板是网格状的镂空铁板。只见那两头胖胖的北极熊在我们的脚下爬来爬去,不停地把爪子和鼻子伸上来,透过铁板的空隙和我们的脚底紧紧靠在一起。那时,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和感觉到从它们那肥厚油亮的鼻孔里呼出的热气。
   另一个有趣的场面发生在第三天观测结束后,我们乘坐的大客车在回丘吉尔镇的路上被熊警察的警车拦住了,据说
前方发生了“熊狗之争”。在不远处,一大群爱斯基摩犬正围着一头大白熊,怒目相视。而那只北极熊却优哉游哉地趴在地上安然享受着一大盆肉骨头,看样子是饿急了的北极熊竟然打起了镇外爱斯基摩犬养殖场们里狗粮的主意,怪不得惹得那些大大小小的狗如此愤怒。平时霸道的爱斯基摩犬面对个头相差几个级别的北极熊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敢在熊背后转来转去,敢怒不敢动。听司机说在丘吉尔镇并没有发生过北极熊吃爱斯基摩犬的事件,看来白熊再饿也只有偷狗粮的心而已。
   一路上,在我身边的两位老“熊迷”轻轻感叹道:“为了这一刻,旅途中的所有艰苦都值得了!”是啊,和北极熊的零距离接触不就是我们熊迷最盼望的吗!


寻找北极熊(二)

    从Churchill回来已经有3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不断看到北极熊处境危险的报道,全球暖冬给北极熊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威胁,科学家观察到北极熊的出生率和体重已经油了明显的下降;因为冰面不厚实,多头北极熊在捕捉海豹的时候跌进深水里淹死;望着护照上“白熊之都”的邮戳,我不禁担心温暖的气候终将会使北极熊渐渐离开人类的视线。。。

   看北极熊,要趁早啊!

功略:
    Churchill周围白熊经常出没,手机没有信号,旅行者不能随便乱走,否则很危险,所以最好参加旅行团(有全包和自助多种选择)。

    时间:每年10月到11月初在Churchill可以看得到很多白熊出没, 高峰时间是10月底到11月初的2-3 周,这段时间每天可以看到20-30 头北极熊还有其他北极动物, 运气好的话晚上可以看到极光。看北极熊一定要提早几个月预定,因为当地的住处有限。

    到达:Churchill周边没有公路, 只能乘坐飞机和火车到达。Calm Air有从加拿大的Winnipeg 国际机场到Churchill的航班, 飞机都是20座的小飞机,从Winnipeg到Churchill的飞行时间2个多小时,服务很好。从机场到镇里有车接送。加拿大铁路公司 Via Rail Canada每周有3班火车从Winnipeg到Churchill,全程要开2天2夜,有座票和卧铺, 卧铺分单人间和双人间,一路上经过加拿大北部的苔原地带,地形很有特色, 有时间的话是个不错的选择。

    住宿: Churchill有一些小型旅馆,都是一到2层的房子,包带早餐。 Tundra Inn是当地设施最好的旅馆,标准间有电话电视,可以上网, 它的室内很有特点,连浴缸里面都刻着白熊。还有一个刺激的选择,住在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荒原上的Tundra Buggy里。这样24小时和北极熊在一起。国家地理协会组织的北极熊摄影之旅的团员们就居住在那里。

    吃:Churchill的各家旅馆都带有餐厅, 还有一些其他饭店, 不可错过的是著名的Trader’s Table, 一定记住预定, 否则没有座位。吃快餐可以到Gepsy’s Cafeteria。火车站附近有超市,可以买到蔬菜水果。

    购物:Trading Center和爱斯基摩博物馆是购买纪念品的最佳地点。各种和北极熊有关的, 和爱斯基摩人有关的工艺品都是好选择。北极植物种植实验中心Boreal花园出产的熊莓黑莓酱非常特别。Trading Center的购物袋上印着看书的狗熊和写信的狗熊,超可爱,我保留至今。

    其他活动: 乘坐直升飞机看北极熊,有机会看到更多的熊。Churchill镇里的爱斯基摩教堂和爱斯基摩博物馆也值得参观,这个1944年由传教士建立免费博物馆,有丰富的爱斯基摩人艺术品收藏,那里的纪念品种类很多,

    摄影Tips:
    1. 数码相机拍熊比胶片机更实用, 最好是连拍功能强的。
    2. 带足储存卡,可爱的北极熊会让你不停地拍。
    3. 红外摄影是拍不到北极熊, 因为它们皮太厚没有可探测的热气。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http://mitbbs.com·

 

编辑部: [email protected]       

       文章版权归其原作者

版权所有:未名空间( www.mitbbs.com )

        未名交友( www.jiaoyou8.com )